首页/文章/ 详情

医疗产品HDMI接口时钟辐射问题

4小时前浏览1

   前言   

HDMI,即高清多媒体接口,是一种全数字化视频和声音发送接口,支持同时发送音频和视频信号,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现在的多媒体显示器,包括电视,机顶盒,笔记本以及投影仪等都有HDMI接口。   

HDMI采用的是差分传动技术TMDS,由三组TMDS通道和一组TMDS clock通道组成,传输数据的数值("0"或者"1")由两脚间电压正负极性和大小决定,如下图所示:   

由于接口存在对外高频时钟差分信号,HDMI的辐射问题经常让人头。下面让小编通过一个案例分享如何有效解决HDMI时钟辐射问题。   

   案例背景   

   产品是一个医疗移动操作台设备,HDMI信号链路如下所示,主机HDMI输出接口再通过防水连接转接头,再接到外部LCD显示屏这种应用在医疗系统里非常常见。  

三   整改过程与分析   

超标的频点148.5MHz297MHz445MHz594MHz742.5MHz891MHz刚好148.5MHz频点的倍频,超标达到15dB,非常高。通过频谱仪的近场扫描也可以发现,在接口以及显示屏这边的HDMI信号走线处,有明显的148.5MHz频点及其倍频的时钟单支。   

整改前测试数据如下:   

整改措施  

         对于HDMI2.0辐射问题,一般从PCB布线阻抗控制改善,电路上有共模电感和TVS如下图单板,电路设计比较成熟了行业里基本上HDMI接口电路都采用这种设计,共模电感一般预留设计,这里我们将差分时钟上的共模电感上件,但效果很有限,为什么呢?这里分析是因为HDMI接口的辐射是因为其中有一对为差分时钟,对外的辐射有很大一部分能量是差模辐射引超,所以共模电感效果有限,同时HDMI2.0速率达到18GHZ,因此电容不能加太大5PF左右,以减少时钟高次谐波辐射,因为目前超标太多,此手段有降低效果但还不够。   

第二, 我们注意到所用到的防水连接器长这样。但这个连接器里面拆开是这样的,金属外壳其实并不是一体的,这里会影响屏蔽的连续性。  

对于HDMI连接器行业里还有种带弹片可锁的连接器,以使连接器和机箱面板能够可靠搭接,如下图所示。这种有时候能极大改善单板内的共模噪声耦合到线缆辐射出来。  

 通过转接头后就是HDMI线缆,线缆做为EMI辐射的天线,屏蔽是相当重要的,HDMI线缆性能的好坏,可以从这几块来看。  

这里我们选用 医疗HDMI双屏蔽铠装电缆(型号JGhdmi101) 这款线缆。再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  

 可以看到,148.5MHz及谐波频点基本没有了,降幅达到20dB   

   总结   

针对HDMI时钟辐射问题,好的layout是关键,后期整改主要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本次案例中主要通过电缆进行改进的经验总结如下。   

1PCB走线阻抗要连续100欧姆差分阻抗,换层少于两次   

2HDMI 差分线上共模电感对辐射抑制效果很有限,可以不加。差分时钟上可以预约电容和电阻来调整阻抗和时钟信号谐波分量;   

3、好的HDMI电缆(型号JGhdmi101)效果非常好可以降低20dB以上,减少单板和结构屏蔽上的成本投入   

4HDMI电缆整个链路都要保持较好的屏蔽性能;    

来源:硬件微讲堂
电路传动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05
最近编辑:4小时前
硬件微讲堂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32粉丝 39文章 11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深度解析抑制EMI的利器--展频技术

前段时间在公众 号发了一个问题:看图:Buck电源的SW节点波形怎么这么糊?怎么回事?参与讨论的同学比较多,具体各位可以去评论区看。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 一道问题 照例,先抛出一道问题:Buck电源的SW节点波形怎么这么模糊?什么原因: 揭晓答案 揭晓答案之前,先看一下基本的测试环境和条件,一个Buck电源芯片Demo板,结合稳压源和电子负载来调整SW节点的波形,示波器没有开启余辉。在负载为500mA时,SW节点波形如下:在负载为1A时,SW节点波形如下:揭晓答案,图片中的振铃完全是烟雾弹,跟核心问题并不相关。SW节点之所以这么糊,是因为电源芯片默认开启了展频模式,也叫抖频技术,简称FSS(Frequency Spread Spectrum)。糊,说明SW的开关频率一直在调整。 从时域维度解析 基于时域波形,利用示波器中的数据轨迹分析功能,我们把SW节点的频率数值的轨迹趋势绘制出来,如上图呈现为一个三角波趋势。这里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该Buck电源的展频技术使用到了三角波调制(注意不止是三角波调制哦)。fc:未调制信号的原始频率;△f:频率最大值偏离fc的距离;fm:调制频率;tm:调制周期;△f/fc:调制深度。在上图中,通过水平标尺可以读出,tm大约为135us,则fm大约为7.4kHz。通过查阅电源芯片规格书,已注明调制频率为7.5kHz,这和我们从波形上读出的fm基本一致(可以反推出tm实际为133.3us)。在时域趋势图中,可以看出最大值为1.93MHz,fc=1.77MHz,△f约为160kHz,而,如此调制深度约为+9%,和规格书上说的+/-10%基本一致。注意,受测试环境的制约,这里的定量计算仅用于判断趋势,不用纠结是7.4k和7.5k,9%和10%。三角波调制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将能量均匀分布在中心频率fc的附近,从而产生一个相对平坦的能量带。注意本文案例中的芯片不止是使用三角波调整,它并不单纯哦! 从频域维度分析 从频率的FFT波形来看,很明显基频及其倍频能量全都被削顶,频率能量被分散开,这是典型的展频现象。上图对基频fc的FFT波形局部细节进行了解析,fm可以直接看出是7.5kHz,△f约为156kHz,便于我们切实认识并能够读取波形中蕴含的信息。波形是不会骗人的,有啥信息都会直观地展示给我们,关键是我们能否准确地get到。 补充问题 补充一个问题:既然是三角波调制,SW节点的频率为什么不是右侧截图中体现的一格一格地上升/下降,却是左侧这种上蹿下跳的这种?欢迎留言区讨论。怎么样?一个简短的问题,给出的回答可浅可深,就看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达到怎样的程度。你学废了么?来源:硬件微讲堂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