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学经常会请教我,关于流体计算中的仿真问题,今天晚上做一个统一回复。
在ANSYS Fluent中进行流体仿真时,压力基(Pressure-Based和密度基(Density-Based)求解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计算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1. 压力基求解器(Pressure-Based)
特点:以压力为基本变量,适用于不可压缩或低马赫数流动(Ma < 0.3),不过呢对于这个0.3马赫也不是那么绝对,因为现在软件优化的很好,用密度基也没啥问题。
典型场景:
低速流体(如管道流动、自然对流)
多相流(VOF、Mixture模型)
-稳态或瞬态问题
2. 密度基求解器(Density-Based)
特点:以密度为基本变量,适用于可压缩流动(Ma > 0.3)或高速气体动力学问题。
典型场景:
高速流动(如喷气发动机、超音速流动)
涉及激波、强压缩效应的仿真
瞬态可压缩流(爆炸、冲击波)
1. 压力基求解器设置
路径:`Solution Methods` → `Scheme` → 选择 SIMPLE、SIMPLEC 或 PISO。
SIMPLE:通用性强,适合稳态问题。
SIMPLEC:收敛速度快,适合复杂流动。
PISO:推荐用于瞬态问题或大时间步长。
关键参数
Pressure:选择离散格式(如一阶迎风、二阶迎风)。
Momentum:默认二阶迎风以提高精度。
压力-速度耦合:根据稳定性调整亚松弛因子(如0.3-0.7)。
2. 密度基求解器设置
路径:`Solution Methods` → `Formulation` → 选择 Density-Based。
耦合式(Coupled):适合高速流动,但内存消耗大。
显式/隐式(Explicit/Implicit):显式适合瞬态问题,隐式适合稳态。
关键参数:
通量类型(Flux Type):AUSM、Roe-FDS等(高速流动推荐Roe-FDS)。
Courant Number(CFL:初始值设为5-10,逐步增加以提高收敛速度。
1. 亚松弛因子(Under-Relaxation Factors)
压力基:
压力(0.3-0.7)、动量(0.5-0.7)、湍动能(0.5-0.8)。
密度基:
显式求解器无需调整,隐式求解器可降低CFL值。
2. 离散格式(Discretization Scheme)
一阶迎风:稳定性高,但精度低(适合初始化)。
二阶迎风:平衡精度与稳定性(推荐最终计算),如果要想发表论文,目前关于流体的是认可二阶迎风。
QUICK:适合高雷诺数湍流(需结构化网格)。
3. 收敛标准(Convergence Criteria)
残差(Residuals)降至1e-4以下,同时监控物理量(如出口流量、壁面压力)是否稳定。
4. 网格与初始化
网格质量:确保Y+值符合湍流模型要求(如k-ε模型Y+ > 30)。
初始化:使用“Hybrid Initialization”或从低速场逐步增加速度。
优先选择压力基:低速、不可压缩流动(如HVAC、水利工程)。
必选密度基:高速、可压缩流动(如航空航天、燃烧仿真)。
调参核心:先稳后准,初期降低松弛因子/CFL,收敛后逐步提升精度。
复杂问题可先用压力基求解器初始化,再切换至密度基。
-瞬态仿真建议保存中间结果,避免意外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