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
课程
培训
文章
案例
问答
需求
服务
行家
赛事
热门搜索
发布
消息
注册
|
登录
讯技光电Trigger
签名征集中
关注
8
粉丝
1
关注
分享
全部
课程
文章
回答
帖子
案例模型
讯技光电Trigger
1月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在VirtualLab Fusion的示例中演示连接场解算器
在现代光学系统中,为了进一步推动我们操纵光的极限,我们使用了许多不同种类的元件。我们开发了新元件并稳定地改进传统设备以获得所需的功能和性能。这常常会增加这些元件和整个系统的复杂性。 VirtualLab Fusion以其快速的物理光学技术,基于不同场解算器的灵活和自动连接,可以对光学系统进行精确建模,并可以对相关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提出了一种全内反射(TIR)棱镜的建模方法。这个装置由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部分组成。演示了由此产生的窄隙如何引入干涉条纹和渐晕效应。
梯度折射率(GRIN)介质具有平滑的折射率变化,可以用来减少像差。VirtualLab Fusion的场追迹技术为光在GRIN介质中的传播提供了完整的物理光学建模。
(图1:全内反射(TIR)棱镜的建模;图2:GRIN透镜的建模)
转发
评论
3
讯技光电Trigger
1月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VirtualLab Fusion应用:空间扩展部分相干光源的建模
在数值模拟中,当我们将光表示为电磁场时,空间扩展光源可以用几个无关的完全相干场来模拟,这些场具有相同的能量密度,但彼此之间有部分位移[J. Opt. Soc. Am. A 27 (9), 2010]。在快速物理光学软件VirtualLab Fusion中,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建模了一个空间扩展部分相干光源,并探讨了基本场的配置和场的数量对光源的影响,然后利用该光源进行杨氏干涉实验,通过检测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变化来研究光源的相干特性。本用例演示了如何基于杨氏干涉实验,实现Tervo等人报道的移位基本场法[J. Opt. Soc. Am. A 27 (9), 2010],以获得空间扩展光源的精确模型。在VirtualLab Fusion中,我们**了著名的杨氏干涉实验,并验证了狭缝宽度、狭缝距离以及扩展光源的影响。
(图1:用移位基本场法建模空间扩展光源;图2:杨氏干涉实验)
转发
1
6
讯技光电Trigger
1月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Techwiz LCD 1D:光学薄膜设计与分析
偏光片是用二向色染料染色聚乙烯醇基薄膜,然后拉伸制成的。然后,TAC(三乙酰纤维素)附着在偏光片的顶部作为保护膜。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TAC薄膜的替代品,虽然性价比高,但它存在严重的光学问题,如色差和高迟滞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使用Techwiz LCD 1D提供基于相差的颜色分析。
转发
评论
5
讯技光电Trigger
1月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JCMSuite应用——微透镜(Micro lens)仿真
该示例是对 Gschrey 等人的单光子源设计[1]的改编。 该几何结构由多层衬底构成,衬底为布拉格反射镜,在衬底顶部有一个微透镜,量子点位于顶层内。入射波长为969nm的近场和远场图;下图展示了球面微透镜在不同极化方向时,三个偶极子的近场强度和远场强度(具有不同比例的伪彩色图)
(图1:由布拉格反射镜组成的微透镜几何结构示意图(旋转对称);图2:x、y、z方向极化偶极子的强度(入射波长969nm,球面微透镜);图3:x、y、z方向极化偶极子的远场上部(空气中)强度(入射波长969nm,球面微透镜);图4:x、y、z方向极化偶极子的远场下部(基底中)强度(入射波长969nm,球面微透镜))
参考文献:
1. M.Gschrey, et al., Highly indistinguishable photons from deterministic quantum-dot micro lenses utilizing three-dimensional in situ electron-beam lithography. Nat. Comm. 6, 7662 (2015).
转发
评论
1
讯技光电Trigger
1月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VirtualLab Fusion应用:应用一个热透镜对高斯光束聚焦
热透镜效应描述了由高功率入射激光束的热力梯度引起的介质折射率的不均匀性。对于具有特定参数的高斯光束,折射率在数学上表示为温度和输入功率的函数[W. Koechener, Appl. Opt. 9, 2548-2553 (1970)]。这个案例展示了当输入功率变化时,热透镜焦距以及聚焦光束直径的变化。这个例子发表在[H. Zhong, J. Opt. Soc. Am. A 35]。
(图1:系统结构;图2:建模任务;图3:结果)
转发
评论
1
讯技光电Trigger
1月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Techwiz OLED:内部空间数据分析
TechWiz OLED 输出各种内部空间数据,例如:电场和磁场、光功率和光吸收。 它们提供有关所有光学模式的内部发射过程和吸收损耗信息的物理和直观信息。
(图1:仿真结构;图2:仿真输出结果)
转发
评论
2
讯技光电Trigger
1月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VirtualLab Fusion应用:抗反射蛾眼结构的仿真
受某些蛾类和蝴蝶物种的启发,仿生蛾眼抗反射(AR)结构已被制造出来并被广泛应用。 这样的结构通常是截锥的阵列,其尺寸小于光的波长。 VirtualLab Fusion提供了方便的工具来进行构建,并提供了严格的傅里叶模态方法(FMM)进行分析。 本案例演示了分析和优化蛾眼结构的典型工作流程。借助傅立叶模态方法和VirtualLab Fusion中的参数优化,我们演示了抗反射蛾眼结构的分析和设计。在VirtualLab Fusion中,可以使用堆栈配置复杂的3D光栅结构。 该用例主要对于二维周期性的光栅结构的配置进行了演示。
(图1:抗反射蛾眼的严格分析与设计;图2:具有2D周期性的光栅结构的配置)
转发
评论
1
讯技光电Trigger
1月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VirtualLab Fusion应用:非近轴衍射分束器的设计与优化
衍射分束器能够通过预先设置的功率比值将单束激光分割成多束,广泛应用于激光材料加工和光学计量等领域。但是由于非近轴、高数值孔径分束和衍射角所需的特征尺寸较小,这种器件的设计和优化可能具有难度。VirtualLab Fusion为光学工程师提供了几个工具来帮助他们完成这项任务。
为了说明一般工作流程,我们展示了两个案例:在第一个案例中,我们采用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IFTA)和基于薄元近似(TEA)的结构设计生成一系列分束器的初始设计,然后通过傅里叶模态法或严格耦合波分析(FMM/RCWA)进一步优化。为了给最后一个优化步骤定义一个合适和有效的优化函数,应用了可编程光栅分析器。第二个示例更详细地介绍了这一部分。
采用傅里叶模态法(FMM)对非近轴衍射分束器进行了严格的评价,该方法最初采用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IFTA)和薄元近似算法(TEA)进行设计。这个应用案例演示了如何定义和使用用户自定义优化函数,用于评估和优化衍射高数值孔径分束器的衍射级次效率。
(图片从左往右:图1.非近轴衍射分束器的严格分析;图2.高数值孔径分束器优化与用户定义的优化函数)
转发
评论
5
1
2
3
4
5
6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联系客服
人工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9:30-19:30
非工作时间请在微信客服留言
客服热线:
4000-969-010
邮箱:
service@fangzhenxiu.com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莱锦创意园CN08座
帮助与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