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
课程
培训
文章
案例
问答
需求
服务
行家
赛事
热门搜索
发布
消息
注册
|
登录
讯技光电Trigger
签名征集中
关注
8
粉丝
1
关注
分享
全部
课程
文章
回答
帖子
案例模型
讯技光电Trigger
1天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VirtualLab Fusion:3D系统可视化
快速物理光学建模和设计软件VirtualLab Fusion提供了特定的工具,可以生成与经典光线追迹相当的结果,以获得光学系统几何结构以及各个元件相对于彼此的位置的基本了解。在最新版本2023.1中,这些工具已经进行了全面改革,使它们更易于使用。我们还加入了新的功能,比如在光标周围显示放大镜,或者在文档边缘显示全尺寸标尺,自动跟踪鼠标光标的x和y位置。在下面的示例中,您可以找到对工具本身的深入描述和F-Theta透镜的应用示例。
VirtualLab Fusion提供的工具可以实现光学系统的3D可视化,因此可以用于检查元件的位置,以及快速了解系统内部的光传播情况。
利用VirtualLab Fusion中的扫描光源,通过测量不同扫描角度下焦点光斑位置和光斑大小的偏差,分析了F-Theta透镜的性能。
(图1:光学系统的3D-可视化;图2:F-Theta扫描透镜的性能评估)
转发
评论
1
讯技光电Trigger
2天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天文光干涉仪
简介
天文光干涉仪能够实现恒星和星系的高角分辨率的测量。首次搭建的天文光干涉仪分别由菲索(1868)和迈克尔逊(1890)提出。迈克尔逊恒星干涉仪于1920年成功地测出参宿四的直径。现如今,恒星干涉仪可用于前沿研究,如外行星识别和恒星的超高分辨率(4豪弧秒)成像。在本文中,一种经典的迈克逊恒星干涉仪将会在FRED里面进行设计和分析。
恒星干涉仪设计
系统的几何结构如图1所示。干涉仪由四个反射镜、一对小孔、一个正透镜和一个探测仪组成。
图1.迈克尔逊恒星干涉仪的几何结构。反射镜M1和M2由可变的距离d分开。另一组反射镜使光线转向通过不透明掩膜上的一对小孔上。一个平凸透镜放置在掩膜的后面,相应的具有吸收的探测器平面放置在透镜的焦平面处。
考虑恒星的测量。恒星由一个多色光光源模拟,它在一个小的角度范围内照射干涉仪,这对应于它的角直径。正常入射在两个路径P1和P2之间没有光程差。然而,进入到干涉仪中光线的光程差会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探测器上生成的干涉图样的一些例子如图2所示。
图2.左:角度范围为1弧秒的恒星在探测器上的白光干涉图样,白光的中心波长为0.55um,半带宽为0.1um。干涉仪的小孔半径为1mm,反射镜距离为50mm。右:增加反射镜间距到100mm的干涉图样,此干涉图的能见度降低了。
全局变量的脚本
条纹可见度是光源角度范围、光谱含量、小孔半径和两个外反射镜(M1和M2)之间的距离d的函数。在实际中,改变反射镜间距可以获得预期的未知值:光源的角度范围。为了观察干涉图样上这些变量每个的影响,使用FRED内置的BASIC脚本环境,可以写入带有全局变量的嵌入式脚本。这些变量如图3所示。全局变量允许用户对脚本化FRED模型进行调整,而不需要直接编辑脚本本身。
图3.迈克尔逊恒星干涉仪的全局脚本变量
嵌入式脚本可以用于产生具有合适波长和角距的光源,来代表恒星对象。实现这个目的的一种方法是产生一对相干的平面波光源:一个光源就位于M1之前,另一个就位于M2之前。每个光源都有基于光源光谱的合适的波长和相对功率,并且在提供的角度直径内的任意方向传播。一旦所有的光源创建好,相干光线追迹就会执行。在探测器平面上的辐照度和彩色图会得到计算并显示出来。为了模拟迈克尔逊恒星干涉仪的运行,额外的循环可以添加到脚本中,它会在每一步扫描反射镜间距并计算条纹可见度。条纹可见度的第一个极小值会出现在d=λ0/(2θ)处,其中λ0是恒星(发光)的中心波长,θ是以度为单位的角距。
[1] “Astromomical Interferometer.” Wikipedia. September 16, 2015. Accessed December 15, 2015. https://en.*********.org/wiki/Astronomical_interferometer
[2] “Michelson Stellar Interferometer.” Wikipedia. June 15, 2014. Accessed December 15, 2015. https://en.*********.org/wiki/Michelson_stellar_interferometer.
[3] “Measurement of Stellar Diameters.” Brown, R. H.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 6, p.13. 1968
转发
评论
4
讯技光电Trigger
4天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VirtualLab:基于衍射的计量和表征技术
们有时会很快将衍射视为光学系统中有害影响的来源。正是由于衍射,我们在原则上无法获得无限小的斑点和完美的清晰图像。因此,需要时不时地提醒我们自己,衍射的基本原理可以对我们有利,例如,描述波前的形状,就像我们在本周的展示的两个例子一样。
在物理光学建模中,衍射的一致性可能是一个挑战,但快速物理光学软件VirtualLab Fusion为您提供了一种前沿的模拟技术,使任务更加高效和用户友好。
本用例展示了使用VirtualLab Fusion的场追迹技术对反射金字塔波前传感器进行建模的过程。针对不同类型的一阶像差计算得到的特征图案。
福柯刀口试验是一项著名的历史试验,用于确定给定凹面镜的特性。在这个用例中,我们为球面镜和抛物面镜的测试进行了建模。
(图1:反射式金字塔波前传感器的仿真;图2:傅科刀口检验的建模)
转发
评论
2
讯技光电Trigger
20天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TechWiz LCD 1D应用:高延迟膜(彩虹mura仿真)
Mura是什么?简单来说mura是指显示器亮度不均匀,造成各种痕迹的现象。Mura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视觉上对于感受到的光源有不同的频率响应而感受到颜色的差异。造成mura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本案例使用TechWiz LCD 1D仿真一种彩虹纹,在常规四畴VA结构下加入高延迟膜后,模拟其彩虹mura的现象。
1. 建模任务
1.1堆栈结构
2. 建模过程
2.1创建材料
2.2创建堆栈结构
3. 查看结果
3.1色度图(各点代表不同θ和Φ角取值)
3.2基于高延迟膜下的彩虹mura仿真结果
(图1.1 、图2.1、图2.2、图3.1、图3.2)
转发
评论
2
讯技光电Trigger
21天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VirtualLab Fusion应用:多层超表面空间板的模拟
在许多现代光学设计应用中,人们普遍倾向于使系统尽可能紧凑。手机中的摄像头就是这种趋势的最主流例子之一。虽然重点通常放在成像元件本身(例如,通过采用扁平元件来减少镜头的体积),但为了在保留所需功能的同时使系统尽可能小,解决元件之间的距离问题也是必要的。例如,可以通过将系统折叠起来,利用相同的体积实现多个传播步骤,但这并不是唯一可行的策略。
我们将介绍多层超表面空间板的模拟(由 O. Reshef 等人在他们的论文“An optic to replace spa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wards ultra-thin imaging systems.”, Nat. Commun.12, 3512 [2021]中提出的):一个平面部件,能够**比部件实际物理厚度更长的自由空间传播步长的响应。
光学建模和设计软件 VirtualLab Fusion 在单一软件平台上提供了丰富的可互操作建模技术,使我们能够为空间板的多层结构选择严格的S矩阵算法,并将其与其他方法(如自由空间传播或任何其他元件的方法)相结合,在精度和速度之间取得完美平衡,完成整个系统的仿真。
分层超材料("空间板")用于模仿自由空间中比元件实际厚度长得多的传播,同时保持原始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
本用例介绍了分层介质元件,并概述了其选项、设置和电磁场求解器。
(图1:利用多层超表面制作空间板模型;图2:分层介质元件)
转发
2
3
讯技光电Trigger
23天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TechWiz LCD 2D应用:半透反射式显示模式仿真
1. 建模任务
模拟条件
模拟区域:0~10
边界条件:Periodic
偏移角度:0°
单位长度:0.5
(图1:堆栈结构;图2:在TechWiz DB中创建材料;图3,4:根据具体条件需求,在TechWiz LCD 2D中创建堆栈结构,修改模拟条件和各层属性;图5:半透反射式2D结构;图6:亮度图表)
转发
评论
1
讯技光电Trigger
23天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VirtualLab:CMOS传感器仿真
CMOS传感器由于其从每个像素单独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其低成本和低功耗,已成为图像传感器的主导技术。后者主要归因于近年来CMOS像素尺寸的快速缩小。然而,小的特征尺寸也使器件功能逼近极限,因为具有非常低数值孔径的系统中的衍射会导致焦平面的纵向位移和焦斑的横向扩展。
VirtualLab Fusion在单一软件平台上提供方便的工具和强大的可互操作建模技术池,以帮助光学工程师设计和分析此类系统,以及许多其他系统。因此,在本周的时事通讯中,我们将展示一个示例,分析像素大小对CMOS传感器整体性能的影响。在此示例中,我们提供了有关Field Inside Component分析仪特性的附加信息,该分析仪在CMOS示例中用于可视化整个组件中场传播的横截面。
利用严格的FMM/RCWA,我们模拟了一个像素尺寸等于或小于2µm的CMOS传感器,并研究了在如此小的尺度下衍射效应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介绍了一种能够显示光栅元件内部电磁场的分析仪。
(图1:微透镜阵列CMOS传感器分析;图2:场内部组件分析仪:FMM)
转发
评论
2
讯技光电Trigger
28天前发布了帖子
一起分享学习资料
VirtualLab Fusion应用:具有粗糙表面的回复反射器的反射
当试图将独立于入射方向的光大致反射回同一方向时,通常可以使用回复反射器。
这个演示展示了如何在非序列场追迹的帮助下对这种结构进行建模。它还包括通过在表面上应用随机函数来对反射器壁的粗糙表面进行建模。
(图1:系统设置1;图2:任务描述;图3:系统设置2;图4:仿真结果;图5:涡流传播)
转发
评论
8
1
2
3
4
5
6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联系客服
人工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9:30-19:30
非工作时间请在微信客服留言
客服热线:
4000-969-010
邮箱:
service@fangzhenxiu.com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莱锦创意园CN08座
帮助与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