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
课程
培训
文章
案例
问答
需求
服务
行家
赛事
热门搜索
发布
消息
注册
|
登录
CAE
版主:仿真经纪人
仿真工程师交流之家,收录有价值的技术文档、学习资料、就业机会、最新的学术会议和行业发展动态,欢迎留言与互动。
CAE
版主:仿真经纪人
发帖
发帖
RFPA官方
关注
重庆大学王永艺博士后:基于RFPA的直接与间接拉伸下玄武岩柱力学、破裂及能量特征敏感因素研究
玄武岩柱在拉伸条件下的力学特性、破裂机理及能量特征是相应岩体工程监测和加固的重要理论基础。4月23日19时,2025RFPA讲堂将邀请 重庆大学王永艺博士后做《基于RFPA的直接与间接拉伸下玄武岩柱力学、破裂及能量特征敏感因素研究》公开课。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报名和分享,本报告在仿真秀官网和APP同时首播和回看。一、主讲嘉宾[图片]王永艺 重庆大学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师从唐春安教授、龚斌博士,博士后师从杨海清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岩体力学、岩体微破裂及能量特征、岩体工程数值模拟等。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国际顶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Engineering Geology》、《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等岩石力学顶刊及主流期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香港大学Research Output Prize荣誉(排名第4)。二、报告内容报告人结合细观损伤力学、统计强度理论和连续介质力学,基于RFPA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构建具有不同节理分布特征的玄武岩柱图像,并将其转化为非均质数值模型。在物理实验验证的前提下,研究直接与间接拉伸(巴西劈裂)条件下玄武岩柱的强度变形特性、破裂机制和能量演化。此外,还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微破裂能量指标(MCEI)的发生顺序及量级的影响,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于巴西劈裂条件,直接拉伸条件下垂直柱轴方向的试件抗拉强度和等效变形模量较大。相比于直接拉伸条件,巴西劈裂条件下平行柱轴方向的试件抗拉强度在柱体倾角β=0°~60°时较小,在β=75°~90°时较大。在直接拉伸条件下,β显著影响试件内裂纹扩展路径。在巴西劈裂条件下,试样纵向中心线局部范围内的节理及柱体的损伤及破裂较明显。相比于直接拉伸条件,巴西劈裂条件下β=30°试件的MCEI出现较晚,且量值较小。直接拉伸条件下MCEI对不同因素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节理强度、次节理组、节理本构、细观岩石强度及岩石均质度。而巴西劈裂条件下MCEI对节理本构的敏感性高于对次节理组的敏感性。研究成果可以作为相应岩体工程监测、加固和运营维护的理论基础。[图片][图片]
转发
评论
2
神工坊(高性能仿真)
关注
云端CAE实战——OpenRadioss物品碰撞模拟分析
还在为复杂仿真任务耗费重金购置硬件?仿真软件部署繁复困难?今天带你解锁工业仿真的全新打开方式——SIMFORGE™高性能仿真云平台,邀您开展OpenRadioss仿真计算!前处理→求解→后处理,1个视频,用“物品碰撞模拟分析”案例,带您从0开启全流程高性能仿真云端实战!平台介绍:SIMFORGE™高性能仿真云平台,基于超算HPC集群的硬件支撑,对ANSYS Fluent、Abaqus、OpenRadioss、ParaView等仿真软件进行了CPU平台的高性能适配与优化,同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兼容性适配,力保每一核都能发挥出它的最大价值,关注我们,敬请期待更多工程仿真案例教程,让「SIMFORGE™高性能仿真云平台」,陪跑你的仿真实战之路。
转发
评论
1
力学AI有限元
关注
基于OpenFoam和AI机器学习14讲:使用人工智能建立流体力学中的数据驱动模型
本课程通过具体的案例,简要概述了如何使用机器学习建立流体力学中的数据驱动模型。机器学习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确定和形成模型的问题,(2)收集和管理训练数据以训练模型,(3)选择表示模型的架构,(4)设计损失函数以评估模型的性能,以及(5)选择和实现优化算法以训练模型。在每个阶段,我们都会讨论如何将先验物理知识嵌入到过程中,并举例说明流体力学领域的具体例子。以下是课程安排:[图片]一、课程安排及设置(一)经典流体力学与OPENFOAM入门1、经典流体力学核心要点:(1)回顾经典流体力学理论,掌握NS方程的基本求解方法和模型(2)探索流体力学在工业领域的多元应用(3)运用开源软件OpenFOAM进行流体计算模拟的基本操作(4)流体力学求解模型认知(RNAS, LES)实操环节:(1)OpenFOAM学习:(2)掌握OpenFOAM后处理操作(3)通过OpenFOAM获取流动信息(4)OpenFOAM多种功能使用教程:网络生成,模拟设置(4)基于OpenFOAM的矩形柱体LES模拟案例(数据与代码提供给学员)(6)OpenFOAM模拟信息的后处理获取流场与压力信息(数据与代码提供给学员)[图片](二)计算流体动力学与人工智能2、机器学习基础与应用核心要点:(1)了解Python语言的特征,熟悉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2)掌握使用python语言用于数据后处理(3)了解计算流体动力学与AI的结合实操环节:(1)基于Python语言的CFD数据后处理(2)计算流体动力学与AI的结合案例讲解二、作者介绍力学之ABAQUS, C9高校力学博士,拥有扎实的力学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结构动力学、弹性力学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擅长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复杂力学问题的推导与分析。同时,精通Abaqus模拟仿真技术,能够高效构建模型并精准预测结构行为。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以创新思维推动力学领域的发展,为工程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图片]三、购买注意事项1、本课程为无形商品,为用户提供免费试看内容,不支持无理由退款。2、由于ios系统(苹果手机/电脑/IPAD)购买无形商品和服务,需用户在苹果商店充值秀币后下单,并征收30%的苹果税。推荐苹果用户在仿真秀官网选择微 信和支付宝直接支付,购买成功后支持在苹果手机和电脑观看。3、课程资料请在本详情页附件下载。云盘下载有可能失效,请联系客服人员加入VIP订阅用户群,不局限课程配套资料,还可以与同行交流行业学习资料、加餐内容、高薪内推、讲师答疑等附件服务。4、更多行业学习资料凭借订单截图和账号,申请加入VIP群,联系作者获得,仅限购买用户一人进群获得。禁止同一订单或账号多人申请进群,账号登录异常将账号停用处理。
转发
评论
1
仿真-陈工
关注
新人初来乍到
大家好,开始入坑cae111111111,请大家多多关照
转发
4
15
仿真APP
关注
极端变形仿真破局:Simdroid-MPM新一代高性能、复杂场景物理引擎强势来袭!
Simdroid-MPM作为新一代高性能、复杂场景物理引擎,以高效高精度的物质点法算法库作为核心,无缝集成多物理场求解器(FEM、FDM)和内置的材料模型数据库,助力用户完成精确、高效、可靠的工程实践。可广泛应用于碰撞冲击、穿甲侵彻、鸟撞、爆炸破碎、毁伤断裂、岩土地质、流固耦合等涉及结构与材料极端变形的工程问题。算法优势带来10-100倍效率提升充分融合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的优点,天然适应极端变形问题分析,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实现计算效率10-100倍的显著提升。每步重置背景网格,避免了网格畸变;借助拉格朗日质点,易于追踪物质界面;质点与网格信息映射,化解了对流项计算难题;自动处理多体接触,无需搜索邻近粒子。MPM单步计算流程示意图高效求解大规模复杂物理场景集成OpenMP、MPI并行计算技术,可实现高性能求解,用户可自定义并行分区数量;支持超大规模物理场景(km级工程场景)分析应用,千万级物质点规模可描述更精细的模型细节;支持高效求解多物理场(固体、流体、气体耦合)问题的超大变形行为,以及涉及高应变率、移动界面问题的分析。突破传统仿真边界:自适应物质点有限元法可实现求解过程中有限单元自动转换为物质点粒子。解决了“单元生死”技术引起的非物理质量耗散和能量损失问题,满足质量守恒、能量守恒要求。兼顾了有限元的高精度与物质点的高效率,自适应转换过程不影响时间步长,避免了传统算法中网格畸变导致的时间步长急剧减小;提供灵活的单元-物质点自适应转化条件,包括力学判据、几何判据、单元形状判据等,可任意组合。鸟撞长杆侵彻金属板高精度算法:精准模拟物理现象无需引入非物理操作(如单元侵蚀),即可自然描述极端变形过程,物质点所携带的材料信息可高精度描述变形历史,通过背景计算网格实现物质点动量信息的交换,有效克服了传统粒子类方法(如SPH)的稳定性瓶颈。MPM在求解极端变形问题时能够给出高精度计算结果,以经典的泰勒杆撞击试验为例,其模拟结果与试验误差仅为5‰。丰富的求解器算法库:满足多样化仿真需求兼具粒子类算法和网格类算法,涵盖显式求解和隐式求解,与FEM、FDM等算法无缝耦合,可在同一软件中实现多物理场问题的高效高精度分析。丰富的求解器算法库为高效求解、高精度求解、大模型求解、多尺寸模型求解、耦合求解等提供了更合适的选择。覆盖广泛的物理世界场景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建筑土木、地质灾害、机械制造、视效渲染等领域。多物理场仿真+真实感渲染在流固耦合仿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水流冲击仿真,可模拟水流冲击过程中水的流动特性、冲击能量以及对被冲击物的影响。结合真实感渲染技术,可以更生动地展现液面发生翻卷、飞溅、融合的过程。这种结合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逼真,更是对物理现象的再现。速度云图粒子运动真实感渲染MPM引擎与真实感渲染引擎的融合,是对未来仿真形式和结果呈现的进一步探索,也是仿真工具向“数字世界的物理引擎”转变的重要尝试。可登陆Simapps网站申请试用仿真工具Simdroid-MPM。
转发
5
12
仿真秀1224220319
关注
刚入职场小白
如何更好学习电场和磁场仿真,利用好maxwell,掌握三维建模(建模不太行🫣),寻经验
转发
1
4
Cadence楷登
关注
利用Cadence Optimality快速高效地优化电子系统
开播时间:2025-05-15 19:30:00
内容简介Cadence Optimality是业界首款 AI 驱动的设计同步多物理场系统分析和优化解决方案,涵盖 IC、封装、PCB 以及完整的电子系统。它使设计工程师能够快速高效地探索 3D 电磁 (EM)、热以及高速信号和电源完整性 (SI/PI) 结果,并专注于实现最优设计。主讲人介绍孔建平 Cadence SI/PI资深技术支持工程师负责Cadence Sigrity和TopXp仿真工具的推广与技术支持,为消费电子、通讯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客户提供从芯片级、封装级、板级到系统级全方位的SI/PI解决方案,在SI/PI领域有多年的行业经验与技术积累。课程受众课程适用人群:消费电子、无线通信、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SI、PI、EMI、EMC工程师,射频微波器件及天线设计工程师,高校教师及学生。
转发
评论
2
安托智造
关注
3DEXPERIENCE平台2025高校特训计划
本课程是为希望成为赛车工程师的大学生或相关领域从业者设计的系统化培训课程。课程利用达索系统的3DEXPERIENCE平台,通过四大硬核课程(数据管理、科学设计、设计仿真一体化、云端协同造车)提升学员的赛车设计与制造能力。课程紧密围绕实战需求,旨在帮助学员掌握赛车工程的核心技能,提升个人竞争力,并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员将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实战演练,学会在3DEXPERIENCE平台上进行高效的数据管理、科学设计、仿真分析以及云端协同造车,最终能够独立完成赛车的设计与制造工作,并在FSAE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转发
评论
3
仿真圈
关注
国家科学技术奖-青睐国内期刊!工程师有哪些仿真期刊可投?
导读:4月18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其中第十六条特别新增“鼓励主要论著优先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这一表述,引发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政策的出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一、鼓励国内发表,释放什么信号?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在学术成果发表上存在着“重国外、轻国内”的倾向。国际上一些知名学术期刊,如《自然》、《科学》等被视为科研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国内科研人员为了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不惜花费高昂的版面费。这一方面导致国内优秀科研成果外流,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内学术期刊发展相对滞后,难以在国际学术界获得应有的影响力。而如今,我国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对科研成果发表和评价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此次政策的出台,正是国家为了引导科研人员重视国内学术刊物,促进国内学术期刊发展,推动构建更加合理、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重要举措。这一政策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升国内学术期刊的地位和影响力。当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国内发表,将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关注国内期刊,增加期刊的稿源质量和数量,促进国内期刊在学术水平、编辑质量、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进而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从科研成果转化角度来说,国内发表能让科研成果更快地在国内传播和应用。国内科研人员、企业和相关机构能够更及时地获取这些成果,加速科研成果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而且,鼓励国内发表有利于保障科研成果的安全性和知识产权。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科研成果的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在国内刊物发表,能更好地确保成果的归属和安全,避免因国际合作或发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知识产权纠纷。二、仿真领域学术期刊有哪些在仿真技术领域,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术期刊,它们在推动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随机排序。1、力学学报1957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办。是力学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在理论和应用力学所有领域里,在理论、方法和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期刊鼓励发表与力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力求成为力学与其他工程和科学分支的桥梁。在力学研究中,仿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力学学报》会刊登运用仿真方法进行研究的相关成果,如计算力学、流固耦合动力学等方面的仿真研究论文。该学报被SA科学文摘(英)、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EI工程索引(美)、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收录2、计算机仿真《计算机仿真》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主办的仿真技术领域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会刊。该刊内容涵盖从仿真理论到仿真实验,从军事武器系统应用到航空航天、交通、化工、制造业等民用各个领域。设有仿真技术综述、军事领域仿真、航空航天领域仿真等20多个栏目。它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收录,是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在2013年被评为“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近年影响因子呈上升状态,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学科分类下属Q1分区,期刊影响力稳步提升。例如在2024年,该刊发表了多篇关于新型仿真算法在航空发动机性能预测中的应用等前沿研究论文,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3、系统仿真学报《系统仿真学报》创刊于1989年7月,是中国仿真学会会刊,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主管,中国仿真学会和北京仿真中心联合主办,是中国仿真技术领域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学术刊物。主要栏目包括建模与仿真理论及方法、仿真建模与仿真算法、人工智能与仿真等。它被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机构收录。据2020年1月2日中国知网显示,《系统仿真学报》总下载4150568次、总被引183928次,在仿真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成果传播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像关于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系列研究成果在该刊发表后,引起了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推动了相关技术在能源、交通等多领域的应用探索。4、系统仿真技术期刊《系统仿真技术》创刊于2005年4月,是经教育部推荐,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由同济大学主办。主要刊登内容覆盖仿真领域的各个学科,以论文、短文、研究简报、综述等形式报道和仿真技术相关的各个方面的成果。设有专家论坛、论文交流、行业应用等栏目。已被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收录。虽然影响因子相对前两者稍低,但在一些特色领域,如建筑仿真、城市规划仿真等方面,发...
转发
评论
2
仿真圈
关注
涡桨-6发动机踏入无人货运飞机-详解复杂双转子系统仿真计算方法
导读:大家好,我是CAE_Jin,仿真秀专栏作者,某航空院所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与振动抑制。在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Journalofvibrationandcontrol、JournalofEngineeringforGasTurbinesandPower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受理专利2项,具备扎实的结构动力学理论基础与工程转化能力。即日起,在仿真秀为企业和科研团队提供设计仿真课程、培训和技术服务,欢迎联系。近日,由我原创独家首发仿真秀官网的《ANSYS&MATLAB转子动力学工程应用15讲》正式上线了。本视频教程立足于工程实践需求,系统整合了转子动力学理论体系与现代化仿真技术,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习者和工程师提供一套完整、高效的专业能力提升方案,详情见后文。本文介绍复杂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及不平衡响应计算方法,并附赠某发动机双转子的有限元模型文件供读者练习使用,以下是正文。一、航发热点引航,技术探索启程4月25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中国航发南方在湖南株洲向广州地月轨道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交付了首批2台涡桨-6发动机。这一交付意义非凡,这批发动机将配装到8至10吨级无人货运飞机上,标志着涡桨-6发动机正式踏入无人货运飞机市场。预计在未来5年,中国航发南方将向合作企业交付约200台涡桨-6发动机,以满足无人货运飞机研发制造的市场需求。涡桨-6系列发动机作为30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由中国航发南方精心研制,其装机使用时长已超百万小时,此前已成功配装运8系列飞机、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等,并且是我国最早完成适航取证的发动机之一。经过系列化发展,它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功率、降低油耗,具备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维修性好等显著优势。这一成果不仅推动了无人货运飞机产业的发展,更为我国航空运输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涡桨-6发动机谢卓芳摄)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飞机的飞行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在众多影响航空发动机性能的关键技术中,复杂双转子系统的相关技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热点事件中的涡桨-6发动机到未来更多先进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复杂双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及不平衡响应计算方法都是核心技术要点。准确计算临界转速,能够有效避免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因共振而导致的严重故障;而精确掌握不平衡响应,则有助于提升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振动和噪声,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复杂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及不平衡响应计算方法这一神秘而关键的技术领域,揭开它在航空发动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面纱。二、转子动力学的理论分析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端旋转机械中,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工程价值与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双转子系统因内外轴耦合效应会产生复杂的临界转速与模态特性。通过动力学分析可准确预测Campbell图中的危险转速区,避免共振导致的叶片断裂事故。某型航空发动机的实测数据显示,优化后的双转子支承刚度可使振动幅值降低40%以上。同轴转子系统存在两种运行状态,既可保持不同转速同向旋转(如传统设计),也可采用反向旋转配置(部分桨扇发动机即采用此方案)。虽然同轴转子的分析过程单转子类似,无需特殊方法或新工具,但其分析结果能揭示这类机械系统特有的动力学行为特征。以下示例将具体说明同轴转子系统的若干典型特性。理论分析:对于转速为的转子,其运动方程可表示为:(1)其中,M、C、K、G分别为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刚度矩阵和陀螺力矩矩阵。假如忽略阻尼C或外力F(t),设转子响应为:(2)将式带入式,得到其特征方程为(3)由于陀螺效应,λ通常是复数对称的(成对出现)。设则特征方程变为:(4)对于同步正进动,可令,通过求解上述方程,即可得到对应的临界转速。对于不平衡响应的计算,由于,根据方程容易得到(5)定义阻抗矩阵:(6)结构稳态响应为:(7)三、复杂双转子仿真计算方法仿真案例:某双转子系统中,外转子转速为内转子的1.5倍且保持同向旋转。结构具体参数如下:内转子为直径30mm的实心轴,外转子为内径50mm、外径60mm的空心轴。各节点相对于内转子左轴承的轴向位置分别为:节点1至13依次位于0、0.076、0.159、0.254、0.324、0.406、0.457、0.508、0.152、0.203、0.279、0.356和0.406米处。其中,盘d1-d4分别安装在节点2、10、12和7,其质量与惯量参数见下表;轴承b1、b2和b4分别位于节点1、9和8,而连接节点6与13的轴间轴承b3参数见表2。转子材料为钢材(弹性模量E=207GPa,密度ρ=8,300kg/m³)。需绘制该系统的坎贝尔图,并计算盘d1存在0.0001kg·m不平...
转发
评论
2
加载更多数据
暂无数据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微信客服
联系客服
人工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9:30-19:30
非工作时间请在微信客服留言
客服热线:
4000-969-010
邮箱:
service@fangzhenxiu.com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莱锦创意园CN08座
帮助与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