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中汽中心 PITMS 认证落地!混动增程热管理仿真技术迎来爆发风口

精品
作者优秀平台推荐
详细信息
文章亮点
作者优秀
优秀教师/意见领袖/博士学历/特邀专家/独家讲师
平台推荐
内容稀缺
14小时前浏览14

图片
导读:大家好,我是仿真秀专栏作者——正在画网格的小鹿,拥有10年+整车CFD仿真经验,擅长空气动力学、热管理方向仿真和试验。曾几何时,我在仿真秀官网发布了个人原创视频课程《Amesim混动车型热管理系统仿真13讲》,获得了用户关注与好评。本文我将为读者全面介绍AMESIM混动车型热管理系统仿真方方面面,欢迎大家加入我VIP群 交流行业经验,详情见后文。
当比亚迪第五代 DM 技术凭借全温域热管理架构实现 2100 公里续航,当电装的集成式热泵系统让冬季续航提升 25%,混动增程车型的热管理技术正迎来爆发期。但光鲜数据背后,是工程师们面临的三重困境:多部件温度需求冲突极端环境适配难能耗与性能难平衡。而 Simcenter AMESim 仿真技术,正成为突破这些瓶颈的关键工具,更是中汽中心 PITMS 认证体系下的 “隐形考官”。  
01    
增程车热管理特点    
增程式即串联混动在市面上越来越多,下图展示增程车型运行特点。
多数工况以纯电模式运行,在馈电和大功率请求时发电机启动给电池充电,实现发动机和车速的解耦。相比混联式运行策略较为简单,开发设计成本也降低,并且可以解决续航里程焦虑问题。
由于以纯电为主的运行特点,使得增程车既要关注传统发动机的冷却,又增加三电系统的冷却,同时也关注热管理系统能耗。
02    
增程车热管理 “三高” 挑战    
混动增程车型的热管理系统堪称 “精密交响乐团”:增程器(发动机)需维持 80-110℃的高效区间,驱动电机耐受上限仅 65℃,动力电池则需稳定在 15-35℃的 “舒适区”,三者热量需求此消彼长。近期行业热点背后,藏着行业共同的技术痛点:
(1)耦合复杂度高:电装的热泵系统通过冷媒 - 冷却液双回路实现热交换,但回路切换时机偏差 0.5 秒就可能导致能耗上升 10%;
(2)极端验证难:中汽中心 PITMS 认证要求模拟 - 30℃至 60℃环境,传统台架测试覆盖全工况需耗时 6 个月、耗资超千万元;
(3)控制精度要求高:比亚迪能将电芯温差控制在 3℃以内,而传统试错式开发往往导致温差超标,直接影响电池寿命。
此时,AMESim 的系统级仿真能力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无需实体原型即可搭建 “增程器 - 电机 - 电池 - 空调” 全链路模型,在虚拟环境中完成数万次工况测试,这正是车企实现技术突破的核心秘诀。
03    
AMESim热管理系统仿真    
AMESim 之所以成为混动热管理开发的 “标配工具”,源于其对真实系统的精准复刻能力,具体体现在三大核心场景:
1、全温域热流场的 “预演师”
针对比亚迪全温域架构的开发需求,AMESim 可搭建集成式热管理模型:通过 Thermal 库模拟增程器余热回收路径,用 Two Phase Flow 库构建热泵系统的冷媒循环,再借助 Electric Storage 库还原电池生热特性。浙江大学的研究显示,基于 AMESim 搭建的直冷式电池热管理模型,能精准预测高温高速工况下的电池温降过程,误差小于 3%,这正是实现 “电芯温差≤3℃” 的技术基础。
在极端环境测试中,AMESim 更能发挥优势。无需搭建 - 30℃的低温实验室,工程师即可通过参数调整模拟北方寒冬,测试增程器余热能否快速预热电池;针对南方酷暑,可仿真空调系统与电池冷却的协同效果,提前规避中汽中心 PITMS 认证中 “60℃环境热失控预警” 的失败风险。
2、多系统耦合的 “协调官”
混动增程的热管理本质是 “能量调度”—— 如何让增程器余热、电机废热、空调冷量高效分配?AMESim 的多物理场耦合能力给出答案。如 FCA 在插混车型开发中,通过 AMESim 将发动机热模型、变速箱油冷模型与空调系统模型整合,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热流分配策略使百公里亏电油耗降低 0.3L,这与比亚迪 2.9L 油耗的实现逻辑异曲同工。
更关键的是,AMESim 支持与 Simcenter E-Machine Design 等工具联动,将电机的电磁生热模型精准导入热管理系统,实现 “机电热” 多物理场协同仿真。这正是电装提升电机功率密度 12% 的核心技术路径。
3、控制策略的 “优化师”
热管理的终极目标是 “精准控制”。某车企通过 AMESim 与 MATLAB 联合仿真,采用迭代动态规划算法优化电池冷却策略,最终使温度稳定时间缩短 76%,能耗降低 27%,远超传统 PID 控制的效果。这种优化能力直接对接 PITMS 认证的 “能耗维度” 要求,让车型轻松通过不同工况下的能耗测试。
04    
AMESim如何适配行业新要求    
随着政策与标准的收紧,AMESim 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对接认证标准:针对中汽中心 PITMS 认证的四大维度,AMESim 可预设测试场景库,一键生成 “热安全 - 舒适性 - 能耗” 的三维评估报告,首批通过认证的宝马 X5 PHEV 便采用了类似流程;
响应政策需求:《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要求 2025 年前完善热管理控制器标准,AMESim 可搭建控制器硬件在环(HIL)模型,验证国产化芯片在高低温下的指令执行精度;
降本提效显著:观研报告显示,混动车型热管理单车成本达 8000 元,而采用 AMESim 仿真可使开发周期缩短 40%,原型机成本降低 60%,显著对冲成本压力。
05    
整车能量流下的热管理    
随着热管理和动总和整车工况耦合加深,早期单一的“发动机冷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研究方向也从整车热管理(VTM)逐步扩展到整车能量管理(VEM),以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热管理系统。
传统热管理仿真往往使用不同软件,包括动力经济性,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控制,不同部门沟通数据传递往往不通畅,并且对于动态或瞬态工况关注比较少。Amesim软件有非常完整的库,可以对整车动力各个系统详细建模,可以完整建立整车能量流模型。
1、仿真建模
搭建整车运行工况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热管理仿真的第一步。Amesim主要使用FP-Drive library内元件建模,包括发动机,电机,高压,低压和驾驶员工况。同时使用Signal Control library内元件增加控制策略,使发动机运行在最佳经济性线上。
发动机模型
散热器建模
对于核心零部件-换热器,使用NTU方法基于实验关联的、简化的、但足够精确。它将复杂的换热器几何细节浓缩为几个关键参数,从而实现对换热器整体性能的快速计算。交叉流换热器NTU如下:
NTU = UA / Cmin,含义:U: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W/m²K),综合了导热、对流换热等因素。A:换热面积(m²)。Cmin:最小热容流率(W/K)。NTU越大,代表换热器的换热能力(UA)相对于流体的热容量(C_min)越强,效能 ε 通常就越高。
Cr = C_min / C_max,含义: Cr 的取值范围也是 0 到 1。它反映了两股流体“热容量”的对比。当一股流体的热容流率远大于另一股(如液体vs.气体),Cr 接近 0。
以上关联式拟合均使用软件模板自动拟合。
换热器标定
2、混动车型热管理系统仿真教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和掌握热管理仿真详细建模,笔者近日在仿真秀首发的视频课程《Amesim混动车型热管理系统仿真》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的完成热管理系统仿真的内容学习。
限时特价(限10名)
券后价799价值:999 
课程可随时回放,可开具发票
讲师提供vip群 答疑和模型下载
图片

本课程内容干货满满,从混动车型核心知识到 Amesim 实战建模全覆盖。你不仅能搞懂主流混动车型特点与区别,吃透动总(发动机、电机、电池)和热管理(空调、冷却)基本原理,还能亲手完成纯电和增程模式热平衡工况下的动力系统热建模、基于查表和 NTU 法的换热器建模,乃至整车热管理系统建模。更有 Amesim 实用技巧倾囊相授,让你避开软件操作误区,高效提升仿真效率。

课程全程围绕工程开发实际需求展开,拒绝单纯的软件操作讲解,聚焦动力系统与热管理系统集成式建模仿真,所学即所用。采用 Amesim 2304 版本软件教学,紧跟行业技术潮流,确保你掌握的技能贴合当下工程应用场景。以下课程大纲:

  • 第1讲:课程简介

  • 第2讲:混动架构

  • 第3讲:动总特性

  • 第4讲:热管理部件

  • 第5讲:软件基础

  • 第6讲:整车元件-纯电

  • 第7讲:整车元件-发动机

  • 第8讲:换热器元件

  • 第9讲:热流元件

  • 第10讲:信号元件

  • 第11讲:增程建模-1

  • 第12讲:增程建模-2

  • 第13讲:热管理模型

主要涉及内容:混合动力系统、增程策略、多个Amesim库和实用技巧

微信截图_20241022134648.png

推荐阅读    
工程师专属的Amesim混动车型热管理系统仿真全攻略
电池热管理仿真:浅析Amesim电池包一维热模型搭建
开辟AEMsim入门高速路,为AMEsim系统仿真初学者“撑把伞”
动力电池PACK热失控仿真与Amesim电池热仿真探讨
AMESim参数研究与优化案例,演绎寻找最优设计方案过程
基于PID温度控制-Fluent UDF电阻加热系统热管理设计仿真
储能时代集装箱储能热管理设计和仿真那些事
热管理行业是否值得加入?需学习哪些知识?有哪些发展路径?
先进的储能系统:电池风冷和相变材料PCM热管理仿真不可少
新能源全面进入超充时代!动力电池超级快充热管理仿真和试验对标
基于Star-CCM+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热管理仿真完整攻略
(完)
声明:本文首发仿真秀App,部分图片和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欢迎分享,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

来源:仿真秀App
FluentStar-CCM+UDF系统仿真汽车MATLAB新能源芯片AMESim电机Electric材料储能控制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30
最近编辑:14小时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11259粉丝 22684文章 3963课程 239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