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秋招不焦虑,请给自己多一点信心

9小时前浏览4

我最近在往上总看到什么工作不好找,什么毕业就失业,投秋招快一个月了除了鸽了要不就是给了一面。每天在填各种网申信息+做测评/ai面没拿到offer,进度一般般想聊聊我对今年秋招的看法给大家多一点信心


一、先看清大环境:秋招 “回暖” 是确定信号,别被焦虑遮住机会

你提到的 “企业扩招、外企重启”,其实是今年秋招很明确的积极信号,这些细节能帮很多同学缓解 “找不到工作” 的过度焦虑:

  • 大厂扩招落地

    :字节 5k+、美团 6k、某企业 2w HC,不是 “口头画饼” 而是明确数字,说明互联网、快消等行业在调整后开始恢复校招规模,岗位供给确实变多了;  
  • 外企回归补位

    :联合利华这类去年暂停秋招的外企重启,相当于给求职增加了 “新赛道”—— 外企通常流程规范、福利体系成熟,对想避开互联网高强度加班的同学来说,是很好的补充选项;  
  • 岗位密度足够高

    :从 8 月底开始,工作日每天 100 + 企业开校招,筛选后仍有 10 + 合适岗位,说明 “选择空间足够大”,不用因为一两家拒信就慌 —— 只要主动筛选、多投,总能遇到匹配的机会。  

核心结论:今年秋招的 “机会基数” 比去年大,不用过度恐慌 “没岗位”,重点是抓住 “早投递、多选择” 的窗口期。

二、心态调整:这 3 个 “认知纠偏”,比投 10 份简历更重要

秋招不仅是 “投简历、面试” 的比拼,更是 “心态” 的较量,你提到的 3 个点,正好是应届生最容易陷入的误区:

1. “没进度≠被挂”:别自己吓自己,给 HR 一点时间

很多同学投完简历 3 天没动静就慌,其实你观察到的 “HR 节奏” 才是真相:

  • 非技术岗简历处理普遍滞后:大厂 HR9 月底才开始处理非技术岗,中小企业忙着跑宣讲会,9 月才陆续安排面试,这是行业常规节奏,不是 “你的简历被忽略”;
  • 进度慢的本质是 “流程优先级”:校招是 “批量筛选”,HR 会先集中跑宣讲会、收简历,再统一进入筛选环节,不是 “按投递顺序逐个处理”。建议:投完简历后,不用每天刷进度,把时间花在准备下一家的面试上,等 HR 按节奏推进即可。

2. “被挂是常态”:接受 “不完美”,才能扛住秋招压力

你学姐的话特别关键 ——“拿到 2 个 offer 的背后,是无数次被挂”。秋招的本质是 “双向匹配”,被挂的原因很多时候和 “你不够优秀” 无关:

  • 可能是 “磁场不合”:比如面试官偏好活泼的候选人,而你偏沉稳;
  • 可能是 “客观变化”:比如部门临时缩减 HC,哪怕你面得再好也会被刷;
  • 甚至是 “横向对比”:你很优秀,但同批次有更贴合岗位需求的候选人。想通这一点:就不会因为一次拒信否定自己,反而能把精力放在 “优化简历、总结面试经验” 上,越投越顺。

3. “攀比没有尽头”:别陷入 “学历焦虑” 的内耗

你说的 “双非怕 92、211 怕 985、985 怕 C9”,是秋招里最常见的 “无意义焦虑”—— 学历只是 “敲门砖”,不是 “唯一通行证”:

  • 企业更看重 “匹配度”:比如某岗位需要 “能快速落地执行”,可能踏实的双非同学比眼高手低的 985 同学更受青睐;
  • 焦虑不如 “行动”:与其纠结 “学历不够”,不如花时间研究岗位 JD,在简历里突出 “和岗位相关的经历”(比如实习、项目),这些比 “学历标签” 更能打动 HR。记住:秋招是 “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是 “和别人比学历”,专注自己的节奏,反而能少走弯路。

三、实操技巧:这 3 招帮你 “提高投递效率、抓住隐藏机会”

你分享的 “投递技巧” 和 “宣讲会优势”,都是经过实践验证的 “干货”,再补充一些细节让效果更好:

1. 早投递 + 巧投递:让简历 “被看见” 的概率翻倍

  • “早投” 的核心是 “赶首轮筛选”

    :像卡姿兰开两天就排到 3000 + 号,越往后简历越容易被淹没,首轮筛选时 HR 精力更集中,通过率也更高;  
  • 邮箱投递的 “加分细节”

    :除了 “学校 + 姓名”,标题最好加上 “应聘岗位”(比如 “XX 大学 - 张三 - 应聘市场管培生”),HR 一眼就能知道你投的是什么岗,不用额外翻简历;正文的 “AI 智能写信” 别照搬模板,加 1-2 个 “和岗位相关的亮点”(比如 “曾参与校园营销活动,带动 500 + 人参与,对应聘市场岗有帮助”),匹配度会更高;  
  • “邮件追踪” 的延伸用法

    :如果开启 “已读提醒” 后,HR 已读但 3 天没回复,可在 1 周后补发一封简短邮件(比如 “XX 您好,之前投递了 XX 岗位,想补充说明我在 XX 方面的经验,期待您的反馈”),既不打扰,又能再刷一次存在感。  

2. 整理投递信息:避免 “忘投、漏面” 的低级错误

秋招投 100 + 家是常态,不整理很容易乱:

  • 推荐 “表格记录法”

    :列清楚 “企业名称、岗位、投递时间、简历版本、进度(未投递 / 已投递 / 待面试 / 已拒)、备注(比如 HR 电话、面试时间)”,每天花 5 分钟更新,再也不会 “忘记自己投过哪家”;  
  • “红旗邮件” 的进阶用法

    :接到面试邀请后,除了标红旗,还可以把 “面试时间、地点、岗位 JD” 复 制到邮件备注里,面试前打开邮件就能快速复习,不用到处找信息。  

3. 多跑宣讲会:抓住 “线下专属机会”

你作为校园大使的经验很关键 —— 宣讲会是 “跳过网申海筛、直接接触 HR” 的捷径:

  • 线下投递的优势

    :很多企业会优先处理宣讲会收到的简历,甚至现场安排 “初面”,相当于 “多了一轮快速筛选的机会”;  
  • 主动互动拿 “绿卡”

    :宣讲会提问环节别害羞,问 1-2 个有深度的问题(比如 “您觉得这个岗位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什么?”),HR 会记住你,有些企业还会给活跃的同学发 “免筛简历绿卡”,直接进面试;  
  • 收集 “内部信息”

    :宣讲会结束后,可主动和 HR 或企业员工聊几句,问问 “面试侧重哪些方面”“岗位主要负责什么”,这些信息在网申里查不到,却能帮你精准准备面试。  

最后总结:秋招是 “信息差 + 心态 + 行动” 的三重考验

你分享的这些观察,本质是帮大家 “打破信息差”(知道 HR 节奏、企业扩招情况)、“调整好心态”(接受被挂、不攀比)、“落地行动”(早投、整理、跑宣讲会)。秋招确实辛苦,但只要抓住 “回暖” 的机会,用对方法、稳住心态,最终一定能拿到适合自己的 offer  



来源:力学AI有限元
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10-01
最近编辑:9小时前
力学AI有限元
硕士 | 结构工程师 模拟仿真狂热爱好者
获赞 135粉丝 109文章 188课程 13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