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VirtualFlow通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产品类别:CFD
推出年份:2019年
主要服务行业: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水利水务、气象环境、汽车等
一句话总结:多相仿真,高效易用
1. 核心功能:
2. 技术亮点与独特优势:
3. 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本软件在网格技术、物理模型与计算性能方面具备差异化优势。
案例 1:
应用场景:
环路热管是指一种回路闭合环型热管,能将制冷机的冷量远距离传输至受控元件,同时隔离制冷机对光学系统的电磁和机械震动干扰,环路热管管线具有一定的柔性,方便在航天器内灵活布局。由于冷凝段和蒸发段分开,环路式热管广泛应用于能量的综合应用以及余热的回收。但是其结构紧凑、面对长距离以及多点复杂的高热流密度热源的散热现象,普通的测量设备很难精确的测量相变过程的温度、速度等参数的变化;同时试验的周期较长,费用很高,导致研发周期和成本都急剧增加。针对上述现象,某物理研究所提出需要环路热管相变换热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其在热管的研发设计前期,用仿真替代一部分试验,缩短研发周期。
使用成效:
通过使用软件对环路热管进行相变换热仿真,其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温度变化与试验结果趋势一致,其中蒸发器的壁温与试验值偏差基本控制在1.5℃以内。同时,针对热管内部的微小通道结构,试验测量难度大、测试设备成本高等问题,通过相变的仿真计算,可以高精度模拟毛细力现象、蒸发器的液体沸腾换热现象以及冷凝器的高温蒸汽冷凝现象,准确预测气液两相的体积分数、介质以及壁面的温度。此外,通过仿真手段,有效的减少热管设计前期的部件和整体试验次数,研发周期缩短2/3,整体的人力成本和试验设备成本减少一半以上。
客户/合作方:某物理研究所
案例 2:
应用场景:
在航空工程中,飞行器结构复杂,即使在现有成熟条件下,部分结构的设计制造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如在飞机燃油箱设计制造过程中,为了适配结构复杂的飞行器而设计的特殊结构燃油箱,其加油过程需要精细设计。另外,在飞行过程中,由于飞机姿态变化导致燃油在燃油箱中的分布状态变化,其对于油箱结构受载的影响也需要考虑。某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面对日益复杂的飞行器结构,尤其是燃油箱这类既需满足容量需求又需承受复杂力学环境的部件,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设计方法往往依赖于经验积累与反复试验,不仅耗时长、成本高,且难以全面捕捉流体流动的细微变化,从而限制了设计精度的进一步提升。为了加快设计效率,节省试验成本,该飞机公司考虑在各飞行器制造环节中,大力引进行业优秀流体仿真软件。
使用成效:
通过对VirtualFlow的熟练使用,该飞机公司基本实现了从燃油管路内的油流特性分析,到快速的油箱内流口设计,再到油箱内油面变化的准确计算,以及结构受载情况分析这一完整燃油箱的设计计算过程。通过提升专业的研发设计手段,达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设计能力提升、保障飞机顺利研制的目标。
客户/合作方:某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目标客户群体: 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水利水务、气象环境、汽车等
已获得的奖项/认证/行业认可:
2025年:VirtualFlow入选工赋软件精选101榜单
2024年:VirtualFlow入选《上海市工业软件推荐目录》
2024年:基于VirtualFlow的雾化项目荣获中国数字仿真科技卓越应用奖
2023年:VirtualFlow荣获工业软件创新产品奖
2023年:VirtualFlow获评自主工业软件优秀产品
2023年:基于VirtualFlow的应急管理项目荣获中国数字仿真科技卓越应用奖
2022年:基于VirtualFlow的核电项目荣获中国数字仿真科技卓越应用奖
2021年:VirtualFlow荣获中国数字仿真自主软件创新奖
2020年:VirtualFlow荣获国产自主工业软件开发奖
2020年:基于VirtualFlow的航空项目荣获中国数字仿真卓越应用奖
近期升级或新版本计划:
VirtualFlow2025特色:
1.结构/非结构网格一体化,速度与精度双飙升
2.智能网格引擎,自适应加密技术自动捕获细节,效率倍增
3.GPU求解器,复杂流场瞬态捕捉,仿真效率数量级提升
4.AI赋能仿真,全新AI模块上线
5.丰富求解模型,前后处理操作更便捷
未来 3–5 年的发展目标:
1.智能化:将深度融合AI与CFD,推动仿真智能化变革,聚焦加速学习、加速仿真、优化设计、流体仿真自动化、数字孪生等方向。利用机器学习构建快速预测模型,实现秒级设计筛选;智能求解器自适应优化参数,大幅提升计算效率与稳定性;通过AI驱动,自动探索最优设计,颠覆传统试错流程;实现从几何处理到结果分析的全流程“一键”自动化,显著降低使用门槛;打造融合实时数据的流体数字孪生体,为设备预测性维护与智能控制提供核心驱动。
2.高算力:面对复杂的多尺度、超大规模计算等工业需求,构建高性能计算能力。我们将深度优化软件架构,全面适配从CPU到GPU、乃至更多元加速芯片的异构计算环境,极大提升单机与集群的计算效率;打造高效的云仿真平台,提供灵活、弹性、按需分配的算力服务,让用户无需巨额硬件投入即可畅享超算级资源;同时,我们致力于多物理场协同计算技术的突破,确保在复杂耦合问题上依然能保持极高的并行计算效能与可扩展性。
3.全方位: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一个覆盖从概念设计、详细优化到运维监测全流程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前处理更加集成化、自动化,无缝对接主流CAD及研发数据;求解器领域持续扩展,强化核心算法模型,并深入布局多相流、相变等核心能力;后处理与分析迈向数字化孪生层面,实现仿真数据与实验、运营数据的实时交互与可视化洞察。最终,构建一个开放、协同、集成的一体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从精准分析到智能决策的全面支撑。
在技术或市场上的长期愿景:
长期愿景:成为值得信赖的国产替代标杆
我们的长期目标是为中国高端制造业提供安全、可靠、先进的国产CFD软件。不仅要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更要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应用深化,在精度、效率、易用性上全面比肩乃至超越国际顶尖产品,成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疗、汽车等战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国产核心工具。
同时,我们深刻理解软件盗版对行业创新活力的伤害。我们将通过提供技术领先、性价比卓越的正版软件与服务,让用户真正体验到正版软件带来的价值,引导市场从“价格敏感”转向“价值认可”,促进整个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