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新书推荐 | 《Ansys芯片-封装-系统协同仿真:方法、验证与实践》

8小时前浏览2

芯片性能突破的尽头,是什么在制约系统效能?当单颗芯片功耗突破300瓦,信号速率飙至112G,传统设计方法 正面临全面挑战。

行业趋势

随着5G、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系统正朝着更高集成度、更高频率和更大功耗的方向演进。多物理场耦合问题已成为制约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而传统单一领域的设计验证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复杂系统的需求。CPS协同仿真正是应对这一行业变革的重要技术路径,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Ansys芯片-封装-系统协同仿真:方法、验证与实践》正是为解决行业痛点而生。本书由侯明刚、褚正浩编著,首次系统性地介绍了芯片-封装-系统三级协同仿真方案,为工程师提供了打破设计壁垒的全新方法论。

通过CPS协同仿真,芯片工程师能够生成代表真实工作状态的芯片模型,系统工程师则可精准预测系统级性能表现。这种双向数据传递机制,彻底改变了传统设计流程中各自为战的局面,让芯片设计阶段就能预见系统级行为,显著降低后期返工风险。

本书内容涵盖三大核心领域:电源完整性仿真部分详解CPM模型的应用方法;信号完整性章节包含IBIS-AMI模型使用技巧和DDR5合规验证;热仿真部分则重点介绍2.5D/3D封装的电热耦合解决方案。每个技术章节都配有经过产业验证的实战案例,帮助读者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

书中所有案例均来自Ansys官方工程团队的一手经验,其中多个流程已获得台积电、三星等半导体制造商的认证。从芯片建模到系统签核,从基础操作到PyAEDT自动化开发,本书构建了完整的学习路径。


目录概览

第1章 Ansys CPS协同仿真

  • 1.1 CPS协同仿真的必要性及挑战

  • 1.2 Ansys CPS协同仿真的流程


第2章 AEDT

  • 2.1 AEDT概述

  • 2.2 HFSS 3D Layout项目建模

  • 2.3 HFSS 3D Layout 仿真参数设置

  • 2.4 SPISim S参数处理


第3章 电源仿真

  • 3.1 CPS电源仿真流程概述

  • 3.2 直流仿真案例

  • 3.3 交流分析案例

  • 3.4 电源瞬态分析


第4章 高速SerDes接口仿真

  • 4.1 SerDes接口仿真概述

  • 4.2 高速串行通道技术

  • 4.3 高速串行通道系统仿真分

  • 4.4 高速SerDes接口仿真案例


第5章 DDR/LPDDR设计仿真与合规检查

  • 5.1 总体介绍

  • 5.2 接口特性

  • 5.3 通道合规仿真

  • 5.4 IBIS建模


第6章 2.5D/3D先进封装仿真

  • 6.1 先进封装介绍

  • 6.2 HBM仿真案例

  • 6.3 D2D仿真案例


第7章 PKG/PCB散热仿真

  • 7.1 基础功能概述

  • 7.2 PCB电热耦合

  • 7.3 封装热阻模型

  • 7.4 芯片封装跨尺度仿真

  • 7.5 电子产品动态热管理


第8章 片上无源元件仿真

  • 8.1 片上无源元件的重要性

  • 8.2 片上电感仿真案

  • 8.3 片上电容仿真案例


第9章 仿真自动化

  • 9.1 仿真自动化的必要性

  • 9.2 仿真自动化的开发环

  • 9.3 AEDT脚本的录制和执行

  • 9.4 IronPython环境概述

  • 9.5 PyAEDT概述和安装

  • 9.6 PyAEDT进行脚本的开发

权威推荐

“Ansys CPS协同仿真平台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提供多种先进技术来帮助电子设计团队应对各种挑战,特别是在协同设计、先进封装和RF模块设计领域的挑战。Ansys强大的电磁、热和结构应力多个物理场仿真、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和高性能计算(HPC)能力是如此引人注目。

作为工程仿真解决方案行业的领导者,我们坚信,Ansys CPS协同仿真方案将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我们期待与广大客户和合作伙伴携手共进,拥抱芯片、封装与系统协同仿真设计的新时代,共同推动电子设计技术的进步,共创美好未来!”

——Ansys大中华区总经理,副总裁 

特色解读

Q

与传统仿真书籍相比,本书最具创新性的特点是什么?

突破传统单领域仿真的局限,首次构建了“芯片-封装-系统”三级联动的协同仿真体系。书中提供的不是零散的技术点,而是一套完整的、经过台积电和三星认证的设计方法论。

A

Q

书中包含哪些类型的实战案例?

涵盖从基础到进阶的丰富案例,包括:112G SerDes接口的端到端仿真、3D先进封装的热-力-电多物理场耦合分析、DDR5/LPDDR5的合规性验证、CPM芯片电源建模,以及基于PyAEDT的自动化仿真工作流开发等。

A

Q

这本书在技术前瞻性方面有哪些体现?

紧跟行业发展前沿,详细讲解了2.5D/3D封装、Chiplet异构集成、112G/224G高速接口等新兴技术的仿真方法,为读者应对未来技术挑战做好准备。

A

读者收获

  • 建立系统级仿真思维,突破单点技术局限

  • 掌握产业界认可的标准化仿真流程和方法

  • 获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完整方法论

  • 了解先进封装、高速接口等前沿技术实现

  • 提升跨团队协作和沟通效率


作者:刘妍
责任编辑:翟天睿
审核人:付承桂


来源:老猫电磁馆
HFSSHPC电源信号完整性半导体系统仿真电子电源完整性python芯片理论自动驾驶仿真体系人工智能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09
最近编辑:8小时前
老猫电磁馆——学无止境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
获赞 60粉丝 247文章 23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HFSS 2024 R1/R2版本新功能更新要点

HFSS 2024 R1/R2版本新功能更新要点1.求解器性能增强 对多端口问题进行分布式矩阵求解时占用更少的内存,部分求解时无需对端口未知量进行分组,仅求解S参数的矩阵求解功能增强,可支持包含电路端口的工程。以下是对包含8个封装的PCB问题求解资源的对比。扫频功能增强,重用矩阵排序提高扫频效率,离散扫频时使用动态调度来改善扫频鲁棒性。以下是2024R2版本在扫频效率方面的提升效果。改善对HFSS中电路元件的处理,优化仅含电路端口问题求解器,减小矩阵带宽,改善求解性能。更新了用于稀疏矩阵求解的AMD算法库。2.阵列天线仿真功能增强 新增多阵列组阵功能。允许在同一个HFSS设计中组建多个有限大阵列,方式与单阵列组阵UI一致,支持在Z轴垂直方向堆叠多个有限大阵列,或者在大型平台上组建多个阵列,组阵方式更加灵活。下图是使用该功能组成的复杂阵列,下方是5×5贴片天线阵列,上方是14×14规模的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 支持阵列蒙版Array Mask的CSV文件输入,可在CSV文件定义阵列名称、布阵方向、阵元数、Component信息、激励信息、各单元旋转与角度信息等,方便定义极大规模的天线阵列。阵列天线扫描角度计算器ToolKit功能增强,在该工具箱中新增Taylor、Dolph-Tchebychev和Binomial三种幅度锥削算法,如下图所示。新增3D Component迭代求解设置,在3D Component迭代求解阶段可根据对时间和精度的需求对Component之间的耦合计算量进行设置,如下图所示可以选择Fully Independent、Balance和Fully Coupled,求解时间和内存消耗的对比见下表。选择不同的组件耦合计算量会影响阵列的仿真结果,特别是副瓣和旁瓣的指标,下图是选择三种不同耦合计算量的阵列增益结果比较。 支持合成子阵功能(Composite Subarray),可在一个大型阵列中创建多个子阵,可自定义各子阵的名称,子阵内的幅相激励固定且合并为单一的激励源。合并后的子阵可改变其scaling factor/impedance,改变后仅通过后处理即可更新场结果,无需重新计算。如果改变子阵内的各单元幅相激励状态则需重新求解,子阵合并后的激励作为单一端口,与其他未分组的单元激励端口一起计算S参数矩阵,在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内存使用率和求解速度。以下是对121个单元阵列进行全阵求解和分成4个子阵求解的资源占用对比数据。增加阵列天线元数据导出功能。可以导出阵元方向图、几何信息、带有变量的S参数文件、阵元名称和阵元分布矢量等,方便导出远场方向图的原始数据,每个数据集代表激励一个端口而关闭其余端口时的远场,便于天线阵列方向图数据的外部后处理,如5G MIMO和波束扫描等。 3.SBR+仿真功能增强 增强SBR+遮挡效应仿真功能。当天线馈源被遮挡时,允许SBR+射线与远处几何体交互后,再与天线近处的罩体交互,有利于提高第一次射线追踪时的计算精度。遮挡操作更加直观,可直接选择遮挡的几何体。多次反射射线密度控制,可以控制反射次数大于1的射线密度,支持射线轨迹可视化以及导出射线。提高近场精度,当Tx源或者观测点太靠近CAD几何时,近场的求解精度得到改善。4.微放电求解器(Multipaction)功能增强 HFSS老版本仅能计算出发生微放电效应的较低功率阈值,新版本的微放电求解器同时提供了较低和较高功率阈值的自动求解,在聚变反应堆等离子体的射频加热微放电效应、雷达与射频通信系统中的微放电效应即时消除等典型的微放电高功率场景中的应用得到增强。以下是HFSS微放电高功率仿真设置界面(左),以及HFSS仿真结果与发布的论文测试结果的对比(右)。5.EMIT仿真功能增强 多发射混合干扰仿真组合数量可控。在UI通过滑动控制,平衡混合干扰仿真的精度和效率,可以根据需求减少干扰组合数量,提高抗干扰仿真效率。下图是128个发射通道情况下混合干扰仿真组合数量对比,老版本增加同时干扰通道数N会导致仿真组合数指数级增加,极大增加仿真时间,2024版本可通过控制组合数减少仿真时间。 新增MIPI C-PHY发射机模型;可在原理图上通过鼠标Enable/Disable射频通道,在耦合矩阵中自动隐藏被Disable的通道;可对带内和带外干扰进行分类,可对接收机设置不同的保护级别;对复杂RF系统的UI响应速度提升10倍以上;支持PyAEDT。支持对RF器件噪声温度设置,可以评估极端温度环境下的干扰情况。 可以定制化设置EMI余量门限值并保存成默认设置。 6.EMI Receiver功能增强 扩展CISPR16频段,新增E段(1G-18GHz)。支持五个CISPR25频段,适用于RE和CE仿真,针对符合MIL-STD-461等标准的应用,增加了18G-40G频段。 每个频段的分辨带宽(RBW)遵循CISPR16标准。对于跨越多个CISPR16频段的频段,会应用多个RBW。改进了EMI receiver的检测精度。 7.HFSS 3D其他性能和易用性改进 软件界面新增暗黑主题,包括Dark/Light/Classic三种主题供用户选择。软件默认鼠标的缩放操作与老版本相反,可在设置中更改。允许在HFSS建模界面复 制加密的3D Component,增加Discovery Link 模型接口,支持从CAD文件导入Granta 材料属性,借助Discovery导入Lightweight geometry,针对显示效果,改进了显示精度。 增加自动HPC License选项,该选项默认先尝试调用HPC Pack License,如果没有HPC Pack再尝试调用HPC Workgroup License。调用优先级可在Licensing设置里更改。 支持通过CSV文件的方式导出和导入全局和本地变量。对于定义空间依赖材料的超大3D数据集使用更快的插值算法,对超过800万数据点的数据集算法速度提升10倍以上。增加CAD文件格式的导入导出,支持JT格式。支持AEDT 输出Ansys Ensight格式的动态场图,允许二进制格式的动画输出,允许单变量/多变量的动画输出。 推出Web UI(Beta),集成HPC Platform Service,用户可在网页上提交仿真任务,查看仿真进展,3D模型和场分布。 8.HFSS 3D Layout其他性能和易用性改进 改善了包含加密技术3D Layout设计的处理灵活性,允许solver inside,支持设置表面粗糙度,支持删除Top和Bottom层,支持在Top和Bottom层外新增叠层。允许对带状线和其他双层参考的微带线结构设置集总端口,如下图所示。 可以把3D Layout设计的柔性PCB保存成Layout Component,支持参数化弯曲定义,支持Phi Plus和网格融合。可以对柔性PCB使用传统的并行初始网格剖分,对各层网格实现并行剖分,能确保各层交界面上的网格保持一致。对柔性PCB弯曲操作的鲁棒性得到改善,前处理和网格剖分功能得到加强。HFSS 3D Layout支持ECAD-ECAD装配形式(比如PCB上装配封装)和MCAD-ECAD装配形式(如PCB上装配连接器)。3D Layout网格融合功能增强,允许ECAD组件之间交叉,软件会对交叉部分自动处理。支持Layout Component和加密的3D Component在同一个HFSS MCAD设计中共存。支持把HFSS 3D Layout的SIwave近场求解数据链接至HFSS 3D,实现SIwave和HFSS 3D之间的动态链接,EMI扫描对话框控制导出至HFSS 3D的激励。 来源:老猫电磁馆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