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三大定律,课本上出现的知识。那时候的案例都是理想环境的结果计算,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呢,三大定律不仅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更是CAE的基本。所有结构力学分析,从静力学到动力学,本质上都是在求解这三大定律所控制的方程。
很多小伙伴在初学CAE时,可能会沉迷于各种软件操作、复杂的单元类型和炫目的后处理结果,却忽略了其最根本的物理学原理。事实上,无论软件多么强大,其内核都是在数值上求解由牛顿定律推导出的控制方程。理解这一点,你就能从“软件操作员”转变为“问题解决者”。
定律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CAE应用:静力学分析的核心就是基于这一定律。OptiStruct-线性静力学分析理论基础
深入解读:
静力学分析研究的是物体在受力后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平衡状态)下的响应。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要保持这种状态,意味着所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必须为零。
在FEA中的体现:我们建立的整个静力学平衡方程 [K]{u} = {F}
,其物理意义就是:结构内部产生的抗力([K]{u}
,与变形相关)必须与外部施加的载荷({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使结构整体达到平衡。
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用OptiStruct分析一个支架在重力下的应力时,软件就是在计算支架的变形和内部应力,使得这些内力能够精确地平衡掉重力载荷,从而让支架在计算结果中“静止”下来。之前提到的支反力,正是这种平衡的直接体现和证明。线性静力分析:手算有限元矩阵
定律表述: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F = m * a
)
CAE应用:所有动力学分析都源于此定律,它是结构动力学方程的起点。可在以往教程中查看动力学相关案例HyperWork教程合集 显式非线性更新完成
深入解读:
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产生加速度时,牛顿第二定律就登场了。它将力、质量和加速度这三者联系起来。
模态分析:研究结构自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此时忽略外力 {F(t)}
和阻尼 [C]
,方程变为 [M]{a} + [K]{u} = {0}
。求解的是一个特征值问题,得到的频率和振型是结构的固有属性。OptiStruct-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瞬态动力学分析:直接求解上述完整方程,计算结构在随时间变化载荷下的动态响应(位移、应力等)。比如,分析一个手机从桌上掉落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手机跌落测试分析-实战案例
频率响应分析:分析结构在持续周期性载荷(如发动机振动)下的稳态响应。
随机振动分析:分析结构在统计意义上定义的随机载荷(如路面不平度带来的振动)下的响应。快速学会一项分析-随机响应分析 随机响应工况下的形貌优化
[M]{a}
是惯性力(质量矩阵 × 加速度),直接来自 F = m*a
。
[C]{v}
是阻尼力。
[K]{u}
是弹性力(静刚度)。
{F(t)}
是随时间变化的外力。
在FEA中的体现:动力学分析的控制方程是从达朗贝尔原理出发,将惯性力视为一种额外的外力,最终将问题形式上回归到静力平衡。方程扩展为:
[M]{a} + [C]{v} + [K]{u} = {F(t)}
定律表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CAE应用:这是定义接触、连接和边界条件的最高指导原则。解决接触的不收敛(稳定)问题 [simlab教程]:橡胶环的接触非线性 显式非线性更新完成
深入解读:
这一定律确保了力的传递路径是连续且守恒的。一个物体施加的力,必须被另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地反作用回来。
在FEA中的体现:
接触分析:这是最直接的应用。当两个零件相互挤压时,零件A对零件B的作用力 (F_ab
),必然等于零件B对零件A的反作用力 (F_ba
),即 F_ab = -F_ba
。OptiStruct等求解器中的接触算法(如罚函数法、拉格朗日乘子法)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精确地满足这一定律,防止穿透并计算接触压力。
螺栓/焊接/绑定连接:当你用RBE2
或CWELD
单元连接两个部件时,这些单元传递的力也严格遵循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一个部件通过单元施加的力,会原封不动地(但方向相反)传递到另一个部件上。
支反力:正如我们上一篇讨论的,约束点产生的支反力,就是地基对结构的作用力,它与结构传递给地基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验证支反力之和等于外力之和,本质上就是在验证牛顿第三定律在整个模型中得到遵守。【理论联系实际】:支反力在CAE的应用
第一定律 | 静力学分析 | [K]{u}={F} 、支反力、静强度 | |
第二定律 | F = m*a | 动力学分析 | |
第三定律 | 接触与连接 |
当我们再使用OptiStruct、Abaqus、ANSYS等软件时,不妨在点击“run”之前,用牛顿定律的思想审视一下你的模型:
我的模型静平衡吗?(第一定律)
我考虑惯性效应了吗?(第二定律)
我的力和接触是如何传递的?(第三定律)
建立起这种物理直觉,你会发现CAE不再是黑盒魔法,而是一个有坚实理论支撑、能够被你理解和驾驭的强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