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几何处理
▫ ️ 导入模型后,右击Geometry→Simplify Geometry设为Yes,避免孔洞/圆柱面被分割(否则运动副会报错!)。
▫ ️ 检查模型单位制(常用mm/kg/s),通过Units→Metric统一。
2 ️⃣ 材料定义
▫ ️ 刚体无需定义材料属性,柔性体需在Engineering Data中添加弹性模量、密度等参数。
1 ️⃣ Joint连接类型
▫ ️ 常用副类型:转动副(Revolute)、移动副(Translational)、万向节(Universal)。
▫ ️ 万向节设置技巧:红轴对齐红色孔,蓝轴对齐蓝色孔(斜万向节需脑补“扳正”状态)。
2 ️⃣ Marker点方向校准
▫ ️ 标记点需定义局部坐标系,通过Construction→Marker设置X/Y/Z轴方向,避免自由度冲突。
▫ ️ 刚体动力学无需划分真实网格(勾选Rigid Body Behavior)!
▫ ️ 刚柔耦合分析时:
- 柔性体需Body→Flexible,网格尺寸≤最小特征尺寸1/3;
- 使用MultiZone六面体网格提升精度。
1 ️⃣ 驱动类型
▫ ️ 旋转驱动:Joint Load→Rotational Velocity输入角速度(单位:rad/s)。
▫ ️ 平移驱动:Translational Motion输入位移/速度曲线。
2 ️⃣ 参数化分析
▫ ️ 设计点(Design Point)参数化驱动参数,批量计算不同工况。
1 ️⃣ 求解设置
▫ ️ 时间步长公式:Δt = T/20(T为运动周期),开启Auto Time Stepping自适应步长。
2 ️⃣ 结果输出
▫ ️ 导出运动载荷:Solution→Export Motion Load生成.txt文件,用于静力学强度分析。
▫ ️ 动画生成:右击Solution→Animate导出GIF,小红书封面图get!
1 ️⃣ 复 制刚体动力学项目→右击替换为Static Structural;
2 ️⃣ 抑制无关零件→仅保留目标柔性体;
3 ️⃣ 插入Imported Load加载运动载荷→开启Inertial Relief抵消刚体 位移。
避坑指南
❌ 自由度报错:检查Joint方向是否冲突,冗余约束是否过多。
❌ 接触穿透:刚柔耦合时需手动添加Frictional Contact并调参。
✅ 万能参数:阻尼系数默认0.1,大变形需关闭Large Deflection(瞬态动力学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