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案例 |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固定支架优化设计
🧩一、问题描述:支架设计的挑战与目标
我们今天要面对的是一个典型的支架结构优化问题。这是一个固定支架,有两个螺栓孔用于安装,承载面上有两处受外部载荷作用,每处载荷为 20kN。初始尺寸为:
材料为不锈钢
🎯优化目标:
- 使用ANSYS Workbench实现拓扑优化 + 尺寸优化;
🧱二、几何建模:从零开始构建支架模型
🧰建模工具建议:SpaceClaim 或 DesignModeler(ANSYS自带建模工具)
✅建模步骤简述:
创建基础体
:拉伸一个长方体,尺寸为 300mm × 35mm × 125mm。 打孔
:在顶部两侧对称位置分别打两个螺栓孔,直径建议为 8mm。 加载面定义
:在承载面中间偏左和偏右位置创建两个局部加载区域(建议使用面分割)。 检查模型
🧭Tips:使用DesignModeler时,建议先关闭“自动对称”功能,避免误操作。
🧪三、材料属性设置:选对材料,仿真的第一步
📋材料:不锈钢(SUS304)
📈弹性模量:200 GPa
📉泊松比:0.3
🧊密度:7930 kg/m³
✅屈服强度:约205 MPa
🧰设置方法:
- 选择Structural Steel,右键Duplicate As并重命名为“Stainless Steel”;
🧭Tips:如果你是学生,建议尝试不同材料对比(如铝合金、钛合金),看看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四、网格划分:质量决定结果精度
🧰网格划分策略:
✅操作步骤:
- 使用“Sphere of Influence”工具对关键区域进行局部细化;
- 生成网格并检查质量(Skewness < 0.8)。
📌建议:生成网格后,务必检查是否有扭曲单元或高长宽比单元。
⚙️五、静力学分析:验证初始结构是否“扛得住”
🧰边界条件设置:
约束
:两个螺栓孔的内表面施加Fixed Support(固定约束); 载荷
🧪分析结果查看:
📊结果示例(初始结构):
此时的结构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六、拓扑优化:从“有”到“无”的智能减重
🎯目标:
在满足最大变形的前提下,自动删除不必要的材料,实现结构减重
🧰拓扑优化流程:
- 在Workbench中插入“Topology Optimization”模块;
📈优化结果观察:
🧭Tips:拓扑优化的结果是“概念设计”,需要进一步进行尺寸优化和几何重构。
📐七、尺寸优化:从“概念”到“落地”的关键一步
🎯目标:
对拓扑优化后的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对关键尺寸进行响应面优化,进一步降低质量并满足变形要求。
🧰操作流程:
- 使用DesignModeler或SpaceClaim对拓扑优化后的结构进行几何重构;
- 使用Parameters Set模块设定变量范围;
- 使用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方法进行优化;
📊优化后结果示例:
- 新尺寸:宽度28mm,高度110mm,长度300mm;
🧾八、结果后处理:让数据“说话”
🔍重点查看:
Deformation云图
Stress云图
Mass信息
优化历程图
对比图表
:原始模型 vs 优化模型的变形、应力、质量对比图。
📈建议输出图表:
🧩九、小结与建议:从仿真到设计的闭环
✅总结:
通过本次ANSYS Workbench的优化流程,我们成功完成了:
💡建议:
📚十、拓展学习建议
进阶学习
:尝试将优化流程与Python脚本结合,实现自动化优化; 实战对比
:用HyperWorks、Altair Inspire等工具进行对比分析; 制造验证
多目标优化
:引入多目标优化工具(如NSGA-II)进行性能-重量-成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