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的工程计算中经常会遇到如:土壤,海绵,岩石,过滤器,滤网这一类的问题计算。
对于这一类介质的计算来说,其几何空隙非常多,建立真实的几何非常麻烦,且会产生非常多的网格,工作量和计算量都非常大。因此,可以简化为多孔介质进行计算。
将流体域设置为多孔介质后,可以人为定义各个方向上的阻力系数,来代替多孔介质中的固体对流体的阻力。即添加一个与速度相关的动量汇,其表达公式为
其中,
为第i(x,y,z)方向上的动量方程的源项;
为速度值;
D 与C 为指定系数矩阵,D系数这一项代表粘性损失项,C系数这一项代表惯性损失项。
对于均匀的多孔介质来说,可改写为下面这个式子
其中,
D为黏性阻力系数,又可以被改写为1/α,α为渗透率;
为惯性阻力系数;v为速度
动量汇作用于流体产生了压力梯度Dp,即
,
为多孔介质域的厚度。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有没有绕晕呢?
我写得都快晕了
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压降和流速的关系式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
我们在计算多孔介质区域时最重要的两个参数D 和可以通过拟合压降和流速的关系式来求得。
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来测定通过多孔介质区域的压降和流速来得到流速和压降曲线,如图所示:
v(m/s) | Dp(pa) |
0.2 | 424.74 |
0.3 | 663.18 |
0.5 | 1217 |
0.8 | 2259.7 |
1 | 3100.2 |
1.2 | 4057.5 |
1.5 | 5710 |
1.8 | 7618.8 |
2 | 9032.9 |
拟合数据得到
于是有:
,根据流体密度和滤网的厚度可以计算得到惯性阻力系数
;
,根据流体的动力黏度和滤网厚度可以计算得到黏性阻力系数D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可能不具备实验条件或是实验起来费时费力,成本也很高
其实也可以用过CFD 方法来简化计算流速与压降的关系曲线的。
不过这种方法适用于多孔区域的所有孔径相等,排列有序且指向方向相同的多孔几何,如滤网
下面以滤网的压降计算为例,来介绍在无法进行实验的情况下使用CFX 软件进行多孔介质的计算流程。
小本本准备好了吗?开始啦~
首先先介绍一下建立滤网几何模型的思路~
下图是一个滤网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小孔的布置方式为六边形布置,即每个小孔和其周围的六个小孔都是等距的,因此可以将整个滤网两侧的流域简化为计算单个小孔,并将周围的流体域取成六棱柱的形状,边长就是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
这样就可以使用对称边界来将滤网前后的整个流体域简化为六棱柱型的小块流体域。
下图为建立好的3D 几何和网格
接下来就可以将网格导入到CFX 中,进行计算的前处理~
进口为速度入口,出口为压力出口0pa ,进出口流域的六棱柱侧面设置为symmetry。
可以使用Expression来定义速度入口的参数,在Workbench中使用参数化计算来批量计算不同速度入口的压降。压降也同样使用Expression来定义,作为输出参数。
使用Laminar层流模型,并添加介质属性,包括密度和动力黏度
之后就可以进行计算啦,因为是层流模型,且只需要计算一个小孔,因此计算起来是非常快哒
得到滤网前后的压降与流速的数据表,之后按照前面提到的函数拟合方法分别得到黏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忘记的往上翻一翻
然后这个计算好的参数就可以用于后面整体计算时多孔介质区域的定义啦~
是不是很方便呢
关于在CFX中如何定义多孔介质的参数,看这里👇
好啦,今天就写到这里啦,三个月没更新了,也很久没在周末看书了,昨天想到要这周末要更新文章的时候竟不知道我还能写点啥了
坐在电脑前想了很久,才想出来写这个。
来源:CAE十级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