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大学课程 数据分析 实战之催收系统数据分析(1)

17小时前浏览4
古代没有催收系统,结果会怎么样?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笑话,然后再进入正文,本文会带着大家从了解数据开始一步一步的接近数据分析算法,然后展示算法分析的神奇。笑话发生在明朝。
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年年哭穷,赋税加派一加再加,从快饿死的百姓嘴里“节省”下越来越多的钱来还不够,又多次号召皇亲国戚、勋贵大臣,要他们“急公忧国”,捐助饷银。但他们个个叫穷,一毛不拔,崇祯帝的岳父周奎被纠缠不过,暗中向女儿周后求助,周后偷偷送他五千两银子,周奎不仅一钱不出,还把女儿送来的银子扣下了两千两,只拿三千两“捐”了出来。
结果国破人亡!后来李自成进京,把周奎抓来“拷掠”,光现银一下子就抄出来五十三万两!当时贵族中像这样要钱不要命的守财奴比比皆是。
如果当年有催收系统,周奎的捐款应该躲不过去。言归正传,这个小故事只是开胃菜,下面的内容才体现真正的技术核心,本文接近四千字,请耐心看完。
图片

催收系统有哪些数据?

催收系统是一个数据密集型平台,其数据维度远不止基础的负债信息。这些数据共同构成了对债务人的立体画像,是进行精准催收策略制定和数据分析的基础。

催收系统的数据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核心类别:

一、核心债务数据

这是债务的“基本面”信息,是催收行动的出发点和依据。

  • 借据信息: 借据号、合同号;

  • 财务信息: 借款本金、应还利息、罚息、违约金、总待还金额…

  • 账龄信息: 逾期天数、逾期期数(如M0, M1, M2...)、当前催收阶段(内催、委外、法催)…

  • 还款信息: 历史还款记录、最后还款日、还款方式、剩余本金、剩余利息、剩余罚息、剩余复利…

  • 产品信息: 贷款类型(信用贷、抵押贷、信用卡)、利率、期限…

二、债务人主体数据

这是关于“谁”欠款的信息,用于识别债务人和分析其还款能力。

  • 身份信息: 借款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

  • 人口信息: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

  • 职业与收入: 工作单位、职业、收入水平、单位电话;

  • 联系信息: 户籍地址、家庭地址、工作地址;

  • 联系人信息: 紧急联系人(关系、联系方式)、家庭主要成员(配偶、父母等)信息;

三、行为与联系历史数据

这是催收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数据,是优化策略和评估效果的黄金指标。

  • 催收动作记录:

    • 外呼记录: 拨打时间、坐席工号、通话时长、接通状态(未接/接通/挂断)

    • 短信记录: 发送时间、短信模板内容、发送渠道

    • 其他渠道: 邮件、短信推送、信函记录

  • 交互结果信息:

    • 承诺还款记录: 债务人承诺的还款日期(PTP - Promise to Pay)、承诺金额、实际履约情况(这是极其重要的行为数据)

    • 沟通摘要: 坐席记录的沟通关键信息,如还款意愿、还款能力、拖欠原因(如“失业”、“疾病”、“怀疑诈骗”、“要求减免”等标签)

    • 债务人状态: 是否失联、部分失联

既然债务信息是核心数据,那么一般由哪些内容组成呢?看看下面的表就知道了。
借据号    
产品名称    
借款人    
身份证号    
户籍地址    
户籍地省份    
户籍地城市    
民族    
开始逾期日期    
逾期天数    
电话    
住址    
借款本金    
利率    
放款时间    
截止日    
已还本金    
已还利息    
已还期数(本息)    
未还期数(本息)    
剩余本金    
剩余利息    
剩余罚息    
剩余复利    
剩余费用    
案号    
仲裁费    
债务人的信息构成其信用图表的核心,而了解数据来源是理解风控和催收流程的关键。

第一部分:债务人一般有哪些信息?

债务人的信息可以归纳为以下五大类,这些信息共同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信用画像”:

1. 基础身份信息 (用于识别“他是谁”)

  • 核心三要素: 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

  • 其他信息: 性别、年龄、户籍地址、家庭住址、学历、婚姻状况。

  • 目的: 唯一性识别,确认催收对象是借款人本人。

2. 职业与资产信息 (用于评估“他有没有钱还”)

  • 职业信息: 工作单位名称、单位性质、职位、单位地址、单位电话。

  • 收入信息: 收入水平(申请时自填)、收入稳定性、银行发薪流水(关键证据)。

  • 资产信息: 房产信息、车辆信息(车型、车牌)、保单信息、金融资产(如股票、基金)。

  • 目的: 评估还款能力**。这是决定能否还款以及制定还款方案(如分期)的关键。

3. 社会关系信息 (用于找到“他”以及“谁可能影响他”)

  • 紧急联系人: 通常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的联系方式。

  • 其他联系人: 申请贷款时留下的同事、朋友的联系方式。

  • 社会关系网络: (通过复杂数据分析得出)关联人物图谱。

  • 目的: 修复联系(在债务人失联时),有时也用于传递还款压力或核实信息。

4. 负债与信用历史信息 (用于判断“他过去怎么借钱和还钱”)

  • 本笔债务详情: 借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计划、当前逾期情况和罚息。

  • 历史信用记录:

    • 征信报告: 最权威的记录,包含所有信贷机构的借贷、还款、逾期、查询记录。

    • 其他平台借贷记录: 可能在多家网贷平台或银行有借款。

  • 目的: 评估还款意愿**和历史信用习惯。是预测其未来行为的最重要依据。

那么最开始能从债务数据开始做分析,能为催收成功做铺垫?可以的。怎么做?接着看哦!!!
图片

数据分析!

基于上面标志的字段,我们可以运用一系列数据分析方法来评估债务人的还款可能性,并从中筛选出最有可能继续偿还债务的债务人。

核心思路是:通过历史和行为数据,预测未来的还款行为。

以下是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后续程序中会用到)及具体应用:


来源:通信工程师专辑
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26
最近编辑:17小时前
算法工匠
博士后 | 高级工程师 诚信做事 认真讲课 传播知识
获赞 418粉丝 2727文章 492课程 4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