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别再问学ANSYS还是Abaqus了:CAE工程师的核心价值不在软件

1天前浏览5


最近工作的事情多,然后又准备AMESim培训,因此,公 众号确实又耽误更新了。
各位朋友见谅。
今天简单聊聊,关于CAE软件的选择问题。
我刚开始学流体仿真的时候,学的是Fluent ,进公司上班后,因为公司里的德国人用CFX ,于是我也跟着切换到CFX ,之后一直用到现在。
现在CFX软件在国内的存在感很低,因为ANSYS 公司不再更新这个软件了,外面的培训也都是铺天盖地的Fluent。
Fluent近几年增加了很多新功能,培训资料也多。可能很多新入行的朋友都不知道CFX这个软件了。
我前几年在公司被新来的同事质疑过,他说我用CFX算的不准,Fluent balabalabala
在那个时候,我是个极不自信的人,最怕别人的质疑和否定。
我就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花了几天的时间去对比fluent 软件和CFX软件的计算精度。
现在想想,我真是脑子进了水。。。
我的CFX模型都算了那么多年,经过那么多轮的实验验证。
我竟然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去自己花时间做两个软件的对比。

其实不管什么CAE 软件,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不管是结构仿真,流体仿真,电磁仿真还是什么其他的。
真正影响仿真价值的,从来不是软件本身,而是你能否看清问题、合理简化模型,并真正读懂结果背后的物理意义。
这么多年,我做过这么多的项目,越来越确定一件事:软件真的没那么重要。
公司用啥,你就用啥。
上手一个软件,快的话几周、慢的话两三个月基本就够用了。

真正难的不是点按钮拉菜单,而是以下这几项核心能力——这些才是决定你分析靠不靠谱、有没有用的关键。


一、分析问题的能力:

看懂产品,比会点软件重要得多

CAE不是跑一个漂亮的结果出来就结束了。

你得知道这个零件到底用在什么地方、会怎么坏、设计最担心什么。

多跟设计工程师聊,多下车间、多看测试,甚至多接触用户反馈。

真正理解产品,你才会明白:仿真应该关注什么、忽略什么

这份“工程感觉”,软件给不了你。


二、把实际问题“翻译”成仿真模型的能力

面对一个复杂结构或流动场景,你能不能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比如哪里该简化、边界条件怎么加才像真实的、网格到底要划多密……

这些判断背后,需要一些力学和流体基础,但更多来自经验。

建议大家多做实际项目,尤其重视仿真和实验的对比——做错几次,你就知道模型该怎么调了。


三、分析结果的能力:别只看云图花花绿绿

我曾经也以为应力不超过屈服强度就安全了,后来才发现,失效模式多种多样:疲劳、失稳、蠕变……

不看清楚实际工况和材料行为,很容易被软件“骗”。

流体也一样,能量守不守恒、流动是否合理,这些基本物理常识才是判断结果可信度的根本。

建议大家多回归基础理论,同时保持对结果的怀疑精神。

回过头看,软件只是帮你算数的,它替代不了你的思考。

把纠结软件的时间,拿来多理解产品、多复盘项目、多和团队讨论,成长会快得多。

CAE的真正境界,是心里有模型、眼里有物理,至于用什么软件,真的不重要。


今天先简单啰嗦这么多。



来源:CAE十级退堂鼓
FluentCFXAbaqus疲劳流体基础AMESim理论材料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26
最近编辑:1天前
lalalahu~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4粉丝 21文章 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仿真模型不收敛咋办啊

在ANSYS结构仿真中,判断结果是否收敛以及解决不收敛问题是实际工程分析的核心挑战。以下是针对ANSYS Workbench 的实操指南,涵盖收敛判断方法、监控工具和不收敛时的解决方案。01—收敛性判断方法在workbench中,有如下三种方法来查看计算是否收敛:1. 监控求解器输出信息在计算开始后,在solution information中查看命令行消息,默认的选项为solver output: 默认容差:力残差通常需小于0.5%(也可自定义)。出现如下消息表示收敛成功,计算完成。 出现Error表示不收敛,具体可查看报错信息,判断模型的改进方向。 2. 图形化监测工具在计算开始后,在solution information下拉菜单选择Force Convergence ,可观察力的收敛残差曲线。 静力学计算的不收敛的情况多半如下图:力的收敛曲线在残差标准线之上,红色虚线表示子步计算失败,继续将子步做二等分计算。 静力学计算的收敛的情况如下图:计算时间稳步增加,绿色的虚线表示子步收敛。蓝色虚线表示加载步收敛。 对于显式动力学,通常观察能量平衡来判断内能(Strain Energy)、动能(Kinetic Energy)、外力功(External Work)应平衡。能量误差(|内能+动能-外力功|/外力功)应<5%,下图这个超过5%了,可判断为收敛性不佳。 3.收敛标准的设置:通过Analysis Settings > Nonlinear Controls调整收敛容差,一般采用程序默认,在自己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后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适当收严或放宽。 默认的收敛容差为0.5%02—解决不收敛的办法1. 网格优化问题:报错信息提示网格有畸变。这种报错有一部分原因是网格的问题,也可能是边界有问题,总之第一步是先检查网格质量。操作:在提示的网格单元附近区域局部加密网格。提高单元阶数检查网格质量关于如何查找高畸变网格的位置,可以通过报错的单元ID来查找 2. 接触设置调整问题:接触力不收敛或穿透过大。操作:修改接触算法:在接触对的Details中,将Formulation从Pure Penalty改为Augmented Lagrange。勾选Normal Stiffness = Aggressive(提高接触刚度)。启用自动时间步:在Analysis Settings中,设置Auto Time Stepping = On,Initial Substeps=100。调整接触探测:在接触Details中,设置Detection Method =Nodal-Normal to Target(减少穿透)。3. 载荷步与子步控制问题:材料非线性或大变形导致发散。操作:分步加载:在Analysis Settings中,设置Number of Steps=2,第一个步施加50%载荷,第二步加载至100%。增加子步数:在Analysis Settings中,设置Initial Substeps=50Minimum Substeps=20Maximum Substeps=1000启用大变形:在Analysis Settings中勾选Large Deflection = On(适用于几何非线性)。4. 约束与稳定性问题:刚体 位移或数值不稳定。 操作:添加弱弹簧:在Analysis Setting中找到Stabilization,选择Weak Springs 为On。检查约束:确保所有自由度的刚体运动被限制(如对称模型需施加对称约束)。5. 数值阻尼(适用于振荡)操作:调整阻尼系数:在Stabilization下设置Damping Factor =0.1(默认0.2,值越小越严格)。以上方法为,确定边界条件无误的前提下进行的。在不收敛时第一步应该先检查边界条件简化的是否合理!以上为上周调试大变形模型而引发的思考。如有不足,评论区指正!来源:CAE十级退堂鼓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