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ENT电热水器模拟
正文共:2129字10图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1前言电热水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叫做24h固有能耗系数,指的是在热水器不进水不出水的条件下,将水温维持在设置温度所需的能量与固有能耗基准值的比值,比值越低,节能效果越好。24h固有能耗系数通常按照国标中(GB21519)的测试标准,通过样机实验测定而获得,产品开发周期长且耗资巨大[1]。采用CFD方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今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案例来演示一下。2建模与网格创建如下的二维平面模型,该计算域是一个封闭的四边形,中间适当位置有一个固体加热棒。划分四边形结构化网格,节点数26116,最小正交质量1.0。3边界条件与求解设置该案例的本质是求解封闭空间的自然对流问题,四周设置为对流换热边界,注意本案例没有把保温层也创建,因此我们用一个相对较小的自然对流系数间接考虑保温层。对于电加热棒,我们用体积热源来模拟,由于电加热器采用间歇加热,比如本案例我们设定加热条件为:当监测点的水温大于等于68℃时,加热棒热源为0;当监测点的水温小于等于62℃时,给加热棒赋予既定的热源。这个过程需要用到UDF,也是本案例的技术核心,需要有偿获取(代码和使用方法放在文末,读者朋友按需获取),但是关于监测点的水温如何通过UDF获取,是本团队的原创,在之前的案例中有过公开发布(详见2019年5月19日推文,FLUENTUDF读取某个点的温度数据?)。最终的结果应该要达到如下的效果(监测点温度曲线)。另外,由于计算时间相当久,比如本案例时间步长要设置到0.001这个级别才能获得较好的收敛效果,要模拟24小时的动态过程,对计算资源要求很高,本案例还是二维模型,实际情况是真实的三维结构,计算量就更大了,相信未来随着AI和CFD的发展结合,计算效率必会大大提升。因此,本案例我们偷懒做了个弊,我们关闭流动方程,只求解流体域和固体域的能量方程,这样就可以用非常大的时间步长快速获得上述曲线结果,同时为了使计算域偏向满足集总参数模型,我们将液态水的导热系数设置成很大的虚假值。再次强度,这个方法是投机取巧,因此曲线对应的时刻值是没有意义的,仅仅反应趋势。真实案例必须采用常规的计算设置比如考虑浮力等等。其他常规设置从略,注意由于上面的投机取巧操作,本案例的时间步长为600s。4计算结果监测点的温度动态曲线如下图,可以看到,从常温加热到68℃以及62~68℃之间的间歇加热过程都得到了正确模拟。参考文献[1]电热水器能耗数值计算及保温性能优化分析来源:仿真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