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解析旋转机械振动的核心挑战:流体效应与密封动力学

1天前浏览3
      

引言

       


     


在旋转机械(如泵、压缩机、汽轮机)的设计与运行中,转子动力学分析是预测和解决振动问题的关键。相较于一般结构动力学,转子动力学面临更为复杂的物理环境,其核心在于精确模拟转子系统与其周围流体介质(润滑剂、工艺流体)的相互作用。本文将聚焦两个关键物理现象:流体附加质量效应与环形密封的Lomakin效应。

     

一、转子动力学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转子动力学分析需要高度专业化的计算程序,原因在于其必须包含以下关键因素:

1.  非线性支承特性:轴承、叶轮和密封等部件提供的三维刚度和阻尼特性,是转子转速和载荷的函数,具有显著的非线性。

2.  流体激励力:叶轮内部流动以及止推平衡装置产生的流体激励力,是重要的激振源。

3.  陀螺效应:高速旋转转子的陀螺力矩显著影响其动力学行为,尤其在进动运动中。

4.  稳定性关键因素:轴承和密封产生的阻尼力以及交叉耦合刚度(指运动方向垂直的反作用力分量)对转子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交叉耦合效应超过阻尼能力时,可能导致灾难性的自激振动(失稳)。

先进的转子动力学程序集成了轴承/密封特性计算、临界转速分析、激励响应预测及稳定性评估等核心模块,以全面评估转子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动力学表现。


、流体“附加质量”对转子固有频率的影响

转子周围流体并非被动介质,它会显著增加转子的等效惯性,从而降低其固有频率。这种“附加质量”效应主要通过三种机制体现:

1.  滞留流体质量:被困在叶轮流道内的流体直接增加了旋转部件的质量。

2.  位移流体加速:转子振动时,必须推动和加速其占据空间内的流体质量。

3.  狭缝加速效应 (Stroke Effect):在紧密间隙(如密封)区域,为维持流体的连续性,转子微小振动迫使间隙内流体产生远高于转子振动加速度的局部加速。此效应可导致等效附加质量数倍于实际位移的流体质量。

流体附加质量效应普遍存在,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转子结构、间隙尺寸及流体密度,是进行精确临界转速计算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三、环形密封“Lomakin效应”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主导作用

泵类设备中的环形密封(如摩擦环、平衡鼓)对转子动力学特性具有深远影响。它们通过显著改变转子的有效支承刚度来提升系统固有频率,从而帮助规避或加剧特定转速下的共振风险。其刚度和阻尼部分来源于类似滑动轴承的挤压油膜和动压楔效应。然而,在环形密封中,Lomakin效应是产生刚度和阻尼的最主要机制。

Lomakin效应机理:当转子在密封间隙内发生径向偏心时,间隙变窄侧的流体流速增加,根据Bernoulli原理导致该侧静压力降低;而间隙变宽侧流速降低,压力相对升高。由此产生的周向压力差形成了一个将转子推回中心位置的恢复力,等效于增加了支承刚度。同时,流体流经偏心间隙时也产生阻尼力。

Lomakin效应关键影响因素:

1.  压降 (ΔP):效应强度与通过密封的压降直接相关。在恒定系统流阻下,Lomakin刚度近似与转速平方成正比;但在恒定系统压头下,其随转速变化较小。

2.  密封几何:

  • 间隙 (c):影响最为显著,Lomakin刚度近似与间隙平方成反比。间隙增大显著削弱效应,因周向流动更容易平衡压力差。

  • 长度 (L) 与直径 (D):长度增加通常增强效应,直径影响亦需考虑。

3.  流体特性:流体粘度影响相对次要,除非粘度极高。然而,密封内流体漩涡会削弱Lomakin刚度或增强有害的交叉耦合效应。

4.  密封槽影响:任何形式的周向开槽(尤其是深槽)都会破坏连续的周向压力分布,其效果等同于增大间隙,削弱Lomakin效应。


四、懿朵科技:深耕转子动力学,赋能旋转机械稳定高效运行 

基于对旋转机械转子动力学核心物理现象(如流体附加质量效应与环形密封Lomakin效应)的深刻理解,懿朵科技依托先进技术平台与深厚工程积淀,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准的分析服务与解决方案。我们的核心优势与业务聚焦如下:

1) 协助企业提升高精度流固耦合仿真能力 ;

2) 提供专业的转子动力学分析服务;

3) 提供旋转机械振动问题根本性解决方案;

4) 结合自主开发的模型与算法、将先进工具与工程经验融合。

来源:懿朵科技
振动非线性旋转机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15
最近编辑:1天前
懿朵科技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5粉丝 22文章 12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基于绕组等效的电抗器振动噪声分析方法研究

1、背景介绍在电气设备(电抗器)中,绕组是核心功能部件,承担电磁能量转换或阻抗调节的作用。对其开展振动噪声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电磁力引发的绕组振动会导致绝缘磨损、结构松动等机械故障;另一方面,绕组的高频振动会通过设备壳体向外辐射噪声,影响运行环境。然而,当绕组结构复杂时(如多层扁线绕组、复合绝缘结构),其振动模态、电磁-结构耦合机理以及噪声辐射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变得异常困难, 采用绕组等效建模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合理简化绕组结构并保留其关键动力学特性,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分析效率,为电抗器振动噪声的预测和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2、电抗器振动噪声分析存在的困难 (1)网格划分效率需求——绕组结构复杂(含扁线/圆线绕组、多层绝缘及支撑件),直接建模会导致网格数量激增且质量下降,显著增加计算资源消耗。(2)接触计算复杂度高——多层绕组间存在大量接触对(如摩擦接触、面-面接触),非线性计算负担沉重,易引发求解器收敛困难。据工程案例统计,完整模型接触区域可达数千处,超出常规工作站处理能力。(3)电磁力加载效率问题——电磁仿真输出的分布力需映射至绕组网格节点,完整模型因部件繁多导致数据预处理效率低下,且易引入载荷分配误差。3、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某大型电抗器设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振动噪声水平。其绕组结构,具有结构紧凑、散热要求高等特点。在建立振动噪声数值模拟模型过程中,重点对绕组结构进行等效建模处理。 图1 电抗器设备 图2 绕组等效示意图4、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绕组等效参数反演方法,通过建立参数化有限元模型与智能优化算法的协同计算框架,实现复杂绕组结构的精确等效建模及各项异性参数标定。绕组等效方法介绍(1)手动拟合等效材料参数:通过经验公式、试验数据或有限元试算,人工调整等效参数直至宏观响应匹配目标值;(2)构建优化模型或代理模型进行参数拟合:通过数学优化或机器学习代理模型,自动反演等效参数。绕组等效及噪声结果展示 图3 绕组结构等效前后模态振型对比 图4 电抗器辐射噪声示意图5、懿朵科技赋能懿朵科技依托先进的线圈等效建模技术,为电机、变压器及电抗器等电磁设备制造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振动噪声(NVH)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高效设计、精准诊断与可靠降噪。我们核心服务包括:1) 振动噪声预测与低噪声设计优化服务2) 故障根因诊断与预防性优化服务3) 辐射噪声评估与降噪措施验证服务4) 计算资源优化与系统级分析服务来源:懿朵科技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