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CFD技术应用|3D激光打印机的流动设计优化

1天前浏览17

//增材制造背景//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也称为3D打印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制造技术。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展现出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比如米其林的3D打印轮胎Concept Vision MICHELIN的原型在蒙特利尔 Movin'on展出,引起了专家和国际媒体的好奇。在服装领域,阿迪达斯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网格结果的鞋底,并且实现量产。在医学领域,可以通过3D打印制造关节,假体,牙套等,这些个性化需求的领域中3D打印更是体现出来巨大的优势。

 

(图片来自米其林官网) 

 

(图片来自Adidas官网)  

粉末床激光熔融金属3D打印技术是主流技术之一。当激光进行金属粉末熔化时,会伴有烟尘和飞溅,烟尘可能随流动移动到激光所在位置,影响打印效果,烟尘和飞溅的颗粒可能会落在打印区域,降低金属3D打印的精度和质量。

对成型仓的气流流动和风速分布进行优化,可以通过气流带走部分烟尘和飞溅,减小这些杂质给打印过程带来的影响,有效提升打印的效果和金属件的质量。越来越多的3D打印机厂商将CFD仿真应用于流动优化,并且有很多试验测试结果已经验证了CFD的仿真结果。


//3D激光打印机流场优化解决方案//

本文通过对成型仓流场仿真发现流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然后使用CAD工具进行设计变更,在对变更后的流场使用CFD工具进行仿真,验证优化方案。将以往需要用试验测试手段来进行优化的工作通过CFD仿真来完成。初始成型仓和部分进出风管路如图所示,右侧为进风管路,左侧为出风管路,中间为成型仓,底部基板区域为主要加工区。CAD几何模型的创建和设计变更都在SpaceClaim软件中完成。网格和计算处理在Ansys Fluent中完成。

 

初始几何模型 

 

网络模型 

基板区域的速度均匀性是设计的重点,均匀地吹风能有效得带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飞溅。但从计算结果来看,虽然下进风口有多个导流板,进入成型仓前已有两层分流的进风件,但速度分布仍然很不均匀。

 

速度分布 

优化措施包括延长进风件中导流板的长度,调整角度来改善均匀性;下吹风调换两层分流件的前后顺序,并调整隔板间距;上吹风调整分流结构的孔隙大小,保证出风量。

   

原始几何模型 

   

最终优化模型 

从仿真结果看出,基板上方速度均匀性有了明显改善,可以有效带走加工过程中产生粉尘和飞溅;上吹风进入成型仓的流量也有增大,能起到保护激光源的作用。

 

优化模型速度分布 

//总结//

CFD仿真在激光打印机流动设计优化中可以和试验手段相结合,避免大量的试验工作,加速研发设计的进程。仿真结果的精度很高,以往的案例中很多试验结果验证吻合。对于CAD几何模型的设计优化方案可以很方便地在SpaceClaim中进行调整。对于CFD仿真模型来说,当前解决方案的流程非常清晰,并且可以对仿真步骤进行固化,如果有多工况的批量仿真需求,可以将网格生成和求解设计过程进行封装,储备最佳实践,设计自动化的流程,提高仿真效率。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进优化工具,例如ModeFrontier,使用专业的优化算法来确定最优方案,为设计研发设计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


来源:艾迪捷
SpaceClaimACTFluentAdditive增材风能试验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08
最近编辑:1天前
艾迪捷
MBD CAE解决方案专家
获赞 2粉丝 1文章 30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从单板到机箱系统级EMI仿真分析

PCB作为电子系统的载体,承载着系统中的工作芯片、传输线、供电网络等关键部件,其本身的质量关系着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随着信号频率的升高,PCB的电磁兼容问题也越来越突出。PCB高速信号不连续参考面、电源抖动噪声等非理想因素都会导致电磁能量通过传导、辐射的方式散发出去,影响其他部件和系统的正常工作。Ansys电磁仿真平台具有场路协同的系统混合仿真能力。以下介绍利用Ansys SIwave和HFSS及Circuit工具包实现从单板到机箱系统级EMI仿真分析流程。 单板到机箱系统级EMI仿真分析流程 ▲ Import PCBAnsys电磁仿真平台可一键导入Cadence、Zuken、ODB++、IPC-2581等业界主流格式PCB设计文件,网表信息与原始设计保持一致,无需重复设置,方便快捷。S参数仿真(1)导入PCB设计文件后,在Ansys SIwave中对产生EMI辐射的网络进行端口设置; (2)进行S参数设置并仿真; 场路结合仿真——Circuit和SIwave的动态链接仿真(1)在Circuit工程中添加上述仿真完成的SIwave工程文件; (2)在Circuit工程中添加芯片IBIS模型; (3)完成整体仿真原理图设计; (4)完成芯片IBIS模型参数设置; (5)进行瞬态仿真; (6)输出瞬态仿真结果; PCB EMI辐射仿真(1)将场路结合仿真结果回推给SIwave; (2)进行PCB辐射近远场分析; (3)PCB近远场仿真结果输出; 机箱系统级EMI分析(1)SIwave PCB近场分析结果输出; (2)HFSS辐射源场场链接; (3)导入机箱模型; (4)HFSS全三维空间电磁场求解; 小结利用Ansys电磁仿真平台场路结合能力,我们可将真实信号波形、与真实信号通道电磁场效应相结合,实现真实信号在PCB信号传输通道上的电磁场辐射EMI模拟分析;同时利用场场链接能力,Ansys电磁平台多软件结合使用,实现系统级全三维空间电磁场精确分析,指导我们预测整个机箱系统的对外辐射与屏蔽性能,并对机箱系统进行屏蔽效能的优化。 来源:艾迪捷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