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电池寿命预测

11小时前浏览3

来源:Gamma Technologies

Written By: Joe Wimmer

背景

为了了解电池产品的寿命,必须了解电池老化的过程。行业内通常通过试验法来了解电池老化的过程,不过这种方法成本昂贵且耗费时间太长。例如GT – AutoLion基于物理的方法来模拟锂电池老化,可以很好的减少测试时间,并且能够了解锂电池是如何随着时间老化的。


电池日历寿命、循环寿命

锂离子电池 的寿命包括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现有标准针对常规寿命和循环寿命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方法。锂离子电池的日历寿命是指电池从生产之日起到寿命终止的这段时间以年为计量单位,这期间包括搁置、老化、高低温、循环、工况模拟等不同环节。电池循环寿命是指在一定的充放电制度下,电池容量衰减到某一规定值之前,电池能经受的充电与放电循环次数。一个循环指一次满充+一次满放。


         

图1 锂电池日历寿命、循环寿命


电池寿命一般由电池供应商提供,但往往整车企业会进行对应的测试。根据循环次数和电流的不同,循环老化测试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如果电池以1C放电,大约需要6周完成500个循环。然而,日历寿命的测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并取决于产品的预计寿命周期。不同的产品可能需要不同的日历老化量来测试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老化情况,例如手机电池的寿命为2~3年,而电动车电池的寿命长达15年。以上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产品开发周期大约在2~3年,所以锂电池进行对应的日历寿命测试是不可行的。


由于预计产品寿命与产品开发周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电池日历寿命和周期老化寿命不是很容易去测试获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用少量的数据进行建模并校准模型,实现电池老化数据的仿真预测。


基于Gt-Autolion实现电池老化预测

电池老化的数据可以通过GT-Autolion进行参数优化来实现电池老化模型校准,如下图所示,是基于GT-AutoLion和GT-SUITE对参数标定,自动校准模型,使得仿真与实验数据的误差最小。同时校准的结果可以展示仿真参数与试验数据良好的相关性。


         

图2 模型校准


然而,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试验得到的电池日历寿命是在870天的时间段内采集的,时间接近2 ½年。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电池老化的试验,我们用以下方法去完成电池老化的预测。


下图展示了GT-AutoLion物理模型的仿真结果,通过模型校准并完成老化预测。图表中白色背景是电池老化模型与试验数据校准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灰色背景的数据,是基于校准后模型预测的结果。下图案例,GT-AutoLion建立模型,将前450天的试验数据拿来模型校准,并进行电池老化预测,灰色段展示了其他420天的预测结果,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效果较好。


         

图3 图表背景描述


以下以不同的时间进行数据校准之后的模型,进行电池老化预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正如预期的那样,可用来进行模型校准的数据越多,结果会越好。然而,研究结果也表明,即使在测试时间大幅减少的情况下,GT-AutoLion仍然可以建立可靠的物理模型。然后,这些经过校准的老化模型可以用来预测锂电池在系统中的老化过程,可以了解产品在老化后会持续多长时间以及性能如何。


来源:艾迪捷

汽车电子AMESim参数优化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11
最近编辑:11小时前
艾迪捷
MBD CAE解决方案专家
获赞 2粉丝 1文章 33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Ansys Fluent的重叠网格功能

原创:IDAJ中国ANSYS流体技术团队 徐淑君在流体仿真中有不少包含运动部件的问题,如内燃机缸内活塞运动、阀门的开关、昆虫振翅、飞行器的分离、泵和压缩机的转子运动等等。在过去我们大多采用动网格来模拟这类问题,设置较为复杂,出现问题的几率大,还可能出现负体积的情况,因此需要工程师具备较高的仿真水平和工程经验。从ANSYS Fluent 17.0版本开始新增了重叠网格(overset mesh)功能,很好地简化了流体仿真中物体运动的复杂问题。作者做了一个汽车行驶的演示案例,让大家来初步了解重叠网格的功能和效果。 重叠网格由两部分组成,包含主要流体区域的背景网格(background grid)和围绕圆柱体构建的单独的组件网格(component grid),如图1所示。部件网格的外边界指定为overset边界类型。落在计算域之外的网格单元被归类为死单元。求解流动方程的单元称为求解单元。受体单元(Receptor cells)接收从另一个网格插入的数据。供体单元(donor cells)是受体获取数据的单元,是求解单元的一个子集。流场初始化后的求解单元如图2所示。 图1 重叠组件和背景网格 图2 初始化后的求解单元一个重要的拓扑约束是不允许物理边界区域(壁、入口、出口、对称等)彼此相交。也就是说,一个wall边界不能跨越另一个wall边界。overset边界可以与其它overset边界和物理边界相交。允许物理边界区域重叠,即wall边界(或wall边界的一部分)可以与另一个wall边界重合,只要它们不交叉。如果受体单元找不到有效的供体单元,那么它就会变成孤立单元。孤立单元的存在通常表明网格之间的重叠不足或网格分辨率不匹配。当不同网格的wall靠近时,容易出现孤立单元问题。为了在网格之间建立良好的连接,您必须在间隙中至少有四个网格单元。Fluent 允许通过局部细化网格来尝试去除孤立单元和/或减少供体和受体单元之间的大小不匹配。重叠网格自适应(overset mesh adaption)可用于按需手动改进网格,或自动用于移动和动态网格模拟。当然,启用网格自适应会增加计算成本。要启用自动重叠网格自适应,可以使用以下文本命令:define/overset-interfaces/adapt/set/automatic? yes自动重叠自适应与传统的自动网格自适应完全兼容,例如当它用于更准确地跟踪VOF界面时。两种自适应方式可以同时开启,互不干扰。图3显示了在双圆柱绕流仿真中开启重叠网格自适应功能后,很好地捕捉了高精度流场特征。 图3 开启重叠网格自适应在Fluent中创建overset interface之前,必须正确指定overset interface中所有区域的overset边界。一旦创建了overset interface,就不能将任何边界从overset更改为另一种类型或从另一种类型更改为overset。重叠网格的后处理也有很多要注意的点。如果在 Mesh Display 对话框中启用 Overset 选项,默认情况下只显示求解单元。禁用 Overset 选项会显示完整的表面。当选择Overset时,可以通过 TUI 命令 define/overset-interfaces/options/render-receptor-cells? 将受体单元与求解单元一起显示。在云图对话框的Cell Info...类别中有一个Overset Cell Type函数可用。整数函数值取决于overset单元类型,如图3所示。 图4 overset单元类型云图显示如果要显示孤立单元,则必须启用 TUI 命令 define/overset-interfaces/options/render-receptor-cells?。如果通过 define/overset-interfaces/options/expert? 启用了专家选项,那么还可以选择在 Cell Info... 下显示 Overset Donor Count 和 Overset Receptor Count。在写出overset case文件时,建议您使用默认的通用流体格式 (CFF),因为在这种格式中,overset域连接性保存在 .cas.h5 文件中。这使得在将overset case读入新会话时无需重新建立域连接,相比于传统的动网格方式,重叠网格有以下优势:由于背景网格和组件网格是分别生成的,网格易于生成。当算例需要更改模型布局的时候,仅需要移动、添加或删除部件网格即可。能更好地处理带有小间隙的相对网格运动,如齿轮箱、泵等。能够避免动网格中的网格重构失败。网格质量不随边界移动而变化。总而言之,重叠网格的最大特点就是让流体仿真变得更为简单和快捷,提高流体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来源:艾迪捷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