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2021年,我们做过一台高压换热器疲劳的整体分析设计,这是真实的项目,当时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螺柱疲劳的计算。说实话,当时的我们对螺柱疲劳计算没有太多的掌握,在计算的过程中对螺柱的使用寿命评估让业主不满意,因为这次设计是第二台产品,业主以前的那台都已经用了很多年,螺柱都没问题,目前新设计的这台就要每隔几年进行更换螺柱,不能按照全寿命进行,而且是设备管箱的主螺柱,这个螺柱可是M90的螺柱,数量多,直径大,材料特殊,采购周期长 ,,,,,对于更换螺柱的做法,业主是不能接受的,业主就问我这里的计算是不是有问题,业主也是很委婉的试探是不是我这里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如果有其他想法都可以提出来,他们肯定满足我的要求。公司领导亲自过来找我谈话,问我具体的情况,,,,业主的领导也亲自给我打电话,和我聊了好久,真是亲兄弟的那种,都舍不得放下电话,天南海北的说了很多很多,,,,我发现业主领导很有魅力,人家能够当领导不是那么简单的。哈哈哈
我反复调试计算模型,查找计算中的每个步骤,我是非常想知道计算的结果为什么不能像以前那台设备一样,,,,弄的我开始怀疑人生,,,就那么几个步骤,怎么就不行呢,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因为是换热器,网格数量非常大,每调整一次计算,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每天都是半夜11点后才回家,真的是压力山大。面对大家的质疑,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分析设计,这样的压力是无法解释的。
我们开始查找相关的论文,发现某核工业员工发表过类似的论文,对安全系数进行了调整,我们就咨询他,他也没说出个什么来,我们又请教同行业的大佬,请他们帮忙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螺柱疲劳的计算方法,有的大佬给我一个老外的标准,有的大佬说螺柱疲劳强度减弱系数4.0是不能降低的,,,,,谁也无法对我们这台设备的情况给个准确的说法。我发现很多人也没做过螺柱的疲劳计算,只能靠自己了。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我失眠了,无法给业主一个满意的交代,半夜3点我还没睡着,我突然想起一个事情,外界任何人都无法对我的这台设备进行帮助,只有我自己了,那么进出口管箱的螺柱是否一样呢?如果工况都一样,那计算结果就应该一样的啊,两个管箱可以进行对比啊,凌晨3点多我给业主发个微 信,我说我明天上午再调试一次,如果还不行,我就认输了,,,
第二天我开始进行对比,发现进出口管箱的工况是不一样的,出口管箱的工况和业主原来的那台是一样的,螺柱评定的使用年限也和原来的那台一样,但进口管箱的工况就和原来的那台不一样了,后来经过和业主确认,业主这次对进口管箱的操作压力和温度进行了调整,导致了我这里的螺柱计算和以前就不一样了,我终于找到了原因。当我们和业主进行解释的时候,得到了他们的认可,真的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们开始查找螺柱疲劳的基础知识,查找影响螺柱疲劳的各项参数,并在后面的项目设计过程中得到应用,并经过大量的实际计算案例进行验证。
2025年SAD审核培训已经进行了两大节课,我们结合ASME标准和GB/T4732标准,对标准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并和ASME标准进行对比,涉及到的内容都是大家在实际审核中容易混淆的内容,课程内容都是我们实际工程项目应用所需要的,老师讲课思路非常清晰,近20年的经验积累,哈哈,既有弹性分析,又有弹塑性分析,真实的应力应变曲线应用,,,,,,给大家截几个图,都是我们讲课时讲到的内容
接下来的第三节课,我们要重点讲解
1.螺柱疲劳的计算过程
2.螺柱预紧力如何正确施加
3.平盖开孔的计算
4.法兰计算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