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很久的朋友都知道,我做了十年的射频,在一家通信公司做个小主管。之前也分享过一些面试的心得。
做射频的这些年带过一些徒弟,做过几年面试官,招过一些人,根据这些年的经验很清楚的明白甲方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工程师,也发现大部分射频人的缺陷是什么。在大家的影响中射频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其实射频有技巧,有方法。至少突击面试有办法。
射频经过这些年的集成化发展,能够拿出来去考察或者说称得上难点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以前的模拟电路搞透是很难的。就比如说锁相环,在纯模拟时代,需要搭建VCO电路,鉴相器电路,分频器电路,环路滤波电路。每一个模块的设计都需要对电路的理解很深刻。
就比如VCO电路,需要设计压控频率范围,起震条件,稳定设计,相位噪声等等。
又比如鉴相电路
小数杂散的来源和频率的偏差来源都出自于此。
但是集成化的今天,除了射频芯片设计工程师,应用工程师都不需要理解这么深刻了。
当下,对锁相环的考察点和应用点主要在于,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锁相环,相位噪声的构成和影响因素,锁定时间,杂散的规避办法就可以说理解锁相环了
相位噪声的计算公式
F=FOM + 10logfpfd + 20log N
能够应用好锁相环,知道泵电流对相位噪声的影响,知道环路对带内带外相位噪声,锁定时间的影响。更深层次的学习就是去理解杂散的构成和来源。
掌握上述方法就足以面对一场对工程师的面试了。
如果能够去承上启下讲起,锁相环对系统的影响,那面试的时候就足以让面试官刮目相看了。
射频的学习从我的角度理解有两种方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就是先从整体入手,就比如是黑盒,先理解什么进,什么出,去应用好黑盒,然后去了解黑盒里面有什么。
自下而上就是先从基础理论开始,吃透基础,慢慢构建,从局部到整体。
两种学习方式各有优势,自下而上基础牢但是周期长。自上而下能够快速入手,比较适合需要突击学习,在工作中慢慢去学习底层理论,能够更快的去适应工作。
总结
这几年,经济差,很多用人单位招人很苛刻,岗位匹配度要求极高。马上有些朋友要准备春招,对面试把不准的,欢迎找我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