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看了网上各种PCB板导入ADS教程后,觉得很繁琐,还需要借助autoCAD进行中间操作,废话不多说,这里分享以下我的仿真过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这里我们并不生成geber 文件,或者其他DXF DWG文件,而是选择ODB++,ODB++不仅含有元器件参数,还含有网络参数。
① 打开AD17 → file → fabrication output → ODB++ files
一般双面板,点击下方plot layers,选择 ALL OFF,这样就只会保留top_layer和bottom_Layer,点击ok
②出现以下界面,点击OK
③然后就会在Project Outputs for match_test_Project出现以下文件夹
④至此,PCB版图的导出工作完成
①打开ADS,新建一个workspace,新建layout,并选择mil为单位,点击finish
②在layout界面,点击file → import,选择ODB++ file format
点击 option
点击OK,进入叠层设置,因为ODB++导入时,是两层板并且只选择了top layer和bottom layer,所以这里只有两层。填入介质厚度,介电常数DK,介质损耗角Df,点击OK。
③导入后的PCB如图所示。
此时还含有元器件,先添加port,再删除元器件,这样做的好处是,端口设置时,可以直接设置为auto即可(后面再说),得到下图。
在端口设置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一定要加在金属层,比如top layer或者bottom layer ==
2、加成功的port处是没有小框的;
3、在port编辑页面修改参考层,两层板一般以bottom layer为参考层
4、馈电类型:一般可以选择auto或者direct==
④进行电磁仿真设置,点击图标 EM
点击 Creat EM Setup View
仿真器选择Momentum RF,这样加快仿真速度,如果对精度要求高,可以选择Momentum Microwave,或者FEM。左侧这些都是进行参数设置。
主要有以下几个:
Frequency Plan,点击ADD可以添加频率范围
type 一般选择linear
一般可以设置多段频率扫描,可以设置粗略频率范围,比如0.5–2G,以及精细的频率范围,比如0.7~1G,如果关心DC偏置,还可以设置0 Hz的点频。
port:
如果要编辑端口属性,可以点击Open Layout Port Editor(差分端口设置也在里面)
新增部分
如果是两层板,且bottom layer为参考层,可将GND layer 设置为bottom layer
options:
其他参数可自行研究;
以上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EM 进行仿真。仿真过程如下
完成仿真后,网格剖分情况
⑤仿真结束后点击auto-update now
然后就会在workspace里生成一个EMmodel,原理图就可以调用了
⑥在原理图调用之前,需要生成一个symbol,点击symbol的图标
点击OK,生成下图
新增部分
如何导出SNP文件?
step1:打开EM仿真结束后的.dds文件
step2:tools→data file tools→勾选 write data file from dataset → 选择touchstone → 选择S →选择“xxx_momUW”
step3 :点击write to file
①新建schematic,并将symbol拖入原理图
②在workspace界面添加村田的pdk。
Design kits → manage library
点击 add library definition file
③回到原理图界面,添加村田的电感、电容,端口,S参数控件,并连好线;
(注:每个都放置GND,只放一个和放4个对结果影响很大)
选中model,点击
点击OK,点击仿真按钮
④查看仿真结果,这里我们对比不考虑版图时情况。
从结果我们看到,BPF的频率偏了,并在我们想要的频带内损耗差不多。(蓝线是理想的,红线是我们采用EM model仿真出来的结果)
1、找到EM仿真结束后的.dds文件
2、点击tools→ data file tools → 勾选 write data file from dataset → 选择 touchstone →选择 “S” → 选择“xxx——momUW” → 点击write to file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uohuo9844/article/details/10736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