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功耗集成电路和无线系统的发展,许多研究集中在通过收集环境中的电磁能量为这些电路和系统供电的可行性上。无线功率传输(WPT)技术是一种潜在的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替代方案,适用于无线充电和无电池解决方案。而在远距离无线功率传输中整流天线起着关键作用。
As shown below👇
整流天线(Rectenna)在WPT中的应用
WPT技术主要分为三类:
近距离感应技术:适用于短距离功率传输。
中距离磁耦合共振技术:适用于中等距离的功率传输。
远场整流技术:适用于远距离功率传输,通常与整流天线(Rectenna)的开发相关。
整流天线(Rectenna)
整流天线由接收天线和整流电路组成,是WPT系统的核心模块。
WPT系统的整体性能通常由天线和整流电路的效率决定。
过去的研究中,使用了多种天线结构,如偶极子、微带贴片、环形天线、螺旋天线、共面贴片和抛物面天线等。
对于WPT应用,天线需要具有高增益以捕获更多的射频(RF)功率,因此使用单个天线元件通常不适用,而天线阵列是更优的选择。
圆极化(CP)天线在WPT中具有优势,因为它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定位和方向不敏感,能够提供恒定的直流输出电压。
目前对毫米波整流天线的研究已有很多,
尽管毫米波整流天线的效率仍然较低,但其尺寸小、功率密度高的优势使其在远距离无线功率传输中具有吸引力。毫米波技术的成本下降和普及也推动了毫米波能量收集器的发展。
整流天线的技术以及发展
在整流天线设计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有,
圆极化(CP)天线
- 减少极化失配损耗,抑制多径干扰
- 适用于无线功率传输(WPT)系统
高增益天线设计
- 使用天线阵列提高增益
- 基片集成波导(SIW)技术提高天线性能
多频段天线
- 支持双频段或多频段操作
手性结构(Chiral Structures)
-通过手性结构实现双感圆极化(LHCP和RHCP)
在整流天线的设计中,圆极化(CP)天线因其能够减少极化失配损耗并抑制多径干扰,成为无线功率传输系统的理想选择。与线极化(LP)天线相比,圆极化天线能够在不同极化方向上接收电磁波,从而显著提高能量收集效率。
然而,单频段毫米波整流天线通常面临接收天线增益较低或带宽有限的问题,限制了其在多频段应用中的潜力。
为了克服单频段整流天线的局限性,多频段整流天线的设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多频段整流天线能够同时捕获多个频段的微波能量,显著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在毫米波频段,由于传播损耗高、波长短和制造公差严格,实现高效阻抗匹配和小型化设计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近年来,手性结构(Chiral Structures)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双频段双感圆极化(DBDS CP)天线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手性结构能够旋转线极化波的极化平面,并在两个不同频段实现相反的圆极化(左旋圆极化LHCP和右旋圆极化RHCP)。
[1] S. Ladan, A. B. Guntupalli and K. Wu, "A High-Efficiency 24 GHz Rectenna Development Towards Millimeter-Wave Energy Harvesting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Regular Papers, vol. 61, no. 12, pp. 3358-3366, Dec. 2014, doi: 10.1109/TCSI.2014.2338616.
[2] Y. Wang, H. Pan and T. -T. Chan, "A Dual-Band Dual-Sense Circularly Polarized Rectenna for Millimeter-Wave Power Transmission,"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3, no. 1, pp. 96-107, Jan. 2025, doi: 10.1109/TAP.2024.348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