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表面允许对与表面相互作用的电磁场进行非规范作。从天线的角度来看,超表面在定义创新辐射器件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如偏振和相位操纵以及辐射异形光束。
As shown below👇
超表面用于近场波束操纵
计算孔径分布EAP辐射的近场E开始,在近场平面上应用掩模(Mask),限制场强分布(如波束位置、旁瓣电平)。将修正后的近场反向映射为新的孔径场分布,迭代至收敛。通过圆柱坐标系转换,使EΦ=0,实现波束的极化分离(如不同波束对应不同径向极化方向)。结合交替投影法与极化约束,灵活生成复杂近场分布。
总结:
传统天线难以灵活控制近场分布,超表面为实现紧凑、低成本的多波束生成提供了可能,但需解决场强调控与极化约束问题。
近零介电常数(ENZ)超材料
近零介电常数意味着材料的介电常数在特定频率下接近零,这可能导致电磁波在该材料中传播时表现出非常特殊的性质,比如相位变化极小。
因此,ENZ材料能将入射波的相位前缘调整为与材料出口面形状一致,从而实现相位模式的灵活调控。
当介电常数趋近于零时,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简化形式,
磁场的旋度为零,意味着磁场是无旋的,而电场的旋度与变化的磁场有关。这可能意味着电磁波在ENZ材料中传播时,相位变化可以忽略,导致相位前缘在出口端与材料的形状一致。
有两种典型几何结构下的ENZ材料,例如平面ENZ平板和圆柱形ENZ壳层。对于平面ENZ平板,当介电趋近于零时,只有在垂直入射(β=0)时才有显著的传输,其他角度的入射波会被强烈反射。这说明ENZ平板可以作为角向滤波器,只允许特定方向的波通过,从而调整辐射的相位模式。
[1] I. Iliopoulos et al., "Near-Field Multibeam Generation by Tensorial Metasurface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67, no. 9, pp. 6068-6075, Sept. 2019, doi: 10.1109/TAP.2019.2918490.
[2] A. Alù, M. G. Silveirinha, A. Salandrino and N. Engheta, "Epsilon-near-zero metamaterials and electromagnetic sources: Tailoring the radiation phase pattern", Phys. Rev. B Condens. Matter, vol. 75, Apr.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