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生物力学】FEM助力球类运动中冲击导致的眼损伤机制研究

1月前浏览15

研究背景

匹克球(Pickleball)诞生于美国,是一项隔网对抗性的球类运动,在美国已经成为了一项国民级的运动。然而,其高速运动和硬质塑料球的特点导致眼损伤风险显著增加。常见的损伤包括角膜擦伤、虹膜撕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时可致永久性视力丧失。尽管相关临床病例逐渐增多,但关于损伤机制的系统研究仍不足。为此,本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FEM)模拟匹克球对眼部的冲击,揭示冲击力在眼部的动态传递路径及关键损伤机制,为制定运动安全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匹克球运动的持续流行,结合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将有助于降低眼损伤的社会经济负担。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多模态方法,结合有限元建模和临床数据验证。模型基于高分辨率MRI图像构建,包含角膜、巩膜、晶状体悬韧带、视网膜等详细解剖结构,并赋予超弹性材料属性以模拟真实组织的力学行为。匹克球被建模为直径73毫米的硬质塑料球,模拟以40英里/小时(约64公里/小时)的速度直接撞击角膜中心的情景。通过ABAQUS显式求解器分析动态响应,重点关注应力分布、峰值应变及组织变形。

研究使用了HGO各向异性超弹本构,关于如何在Abaqus中使用HGO本构,笔者制作了相应的视频讲解,可以点击 【阅读原文】进行观看。




主要发现

前段损伤机制

  • 角膜与巩膜:冲击导致角膜瞬时扁平化,应力集中在角膜缘和巩膜前部,峰值应力达0.35 MPa,可能引发角膜擦伤或巩膜破裂。

  • 虹膜与睫状体:压力积累使虹膜向后位移,导致虹膜根部拉伸,可能引发虹膜离断或房角后退,长期可能继发青光眼。

  • 晶状体悬韧带:晶状体在回弹阶段滞后于前段组织运动,导致悬韧带承受最大拉伸应力(0.37 MPa),尤其是颞侧悬韧带更易损伤,与临床报告的晶状体脱位病例一致。

后段损伤机制

  • 视网膜:冲击波通过玻璃体传递,在锯齿缘和后极部产生高剪切应力,可能导致视网膜撕裂或脱离。模拟显示,颞侧玻璃体压力不对称性可加剧视网膜牵引力。

  • 玻璃体:快速压力波动导致玻璃体后脱离,与临床观察的玻璃体积血病例相符。

年龄因素的影响

老年玩家因晶状体硬化、玻璃体液化等退行性变化,更易在同等冲击下发生严重损伤。例如,老化的悬韧带纤维强度下降,可能加剧晶状体脱位风险。

临床意义与建议

研究结果与多项临床病例吻合,例如:

  • 虹膜根部应力峰值(0.35 MPa)与低眼压和房角后退病例相关。

  • 悬韧带损伤机制解释了匹克球相关的晶状体半脱位报告。

  • 视网膜剪切应力分布与创伤性视网膜脱离的常见部位一致。

基于此,研究提出以下预防措施:

  • 推广防护眼镜:聚碳酸酯镜片可有效分散冲击力,减少直接损伤。

  • 规则优化:避免近距离截击等高风险动作,降低球速。

  • 公众教育:针对老年玩家和高风险人群(如高度近视者)加强安全意识宣传。

局限性与未来方向

当前模型未完全模拟老化组织的力学变化(如玻璃体液化),且未考虑长期炎症或血管反应。未来研究可整合防护眼镜的FEM分析,量化其保护效果,并进一步探索年龄特异性损伤机制。


【参考文献】Rydz, C.; Colmenarez, J.A.; Shahraki, K.; Dong, P.; Gu, L.; Suh, D.W.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Ocular Impact Forces and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in Pickleball-Related Eye Injuries. Bioengineering 2025, 12, 570. https://doi.org/10.3390/bioengineering12060570


来源:九千CAE

ACTAbaqus理论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06
最近编辑:1月前
九千CAE
博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85粉丝 335文章 52课程 26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