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万物皆可“调音”:从汽车关门声到薯片咀嚼声,听懂产品设计的“潜台词”

22天前浏览33

 

当你花一大笔钱买下一辆豪华汽车时,你买的到底是什么?是强劲的引擎、奢华的内饰,还是那个让你在每次关门时都心生愉悦的,沉稳而高级的“砰”声?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忽略了它们。然而,对于顶尖的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而言,声音绝非偶然,而是一种被精心设计、反复“调音”的核心体验。

从汽车厚重的关门声,到薯片清脆的咀嚼声,再到电脑经典的开机声,这些声音里隐藏着产品设计的“潜台词”和品牌的“悄悄话”。

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声音侦探”,从最经典的汽车关门声开始,一步步揭开“好声音”背后的秘密。


Part 1: 拆解“高级感”:一扇车门里的声学问答

想象两个场景:

  • • 场景A: 你关上一扇车门,听到一声清脆、甚至有些单薄的“哐啷”声,伴随着一丝金属余振。
  • • 场景B: 你关上另一扇车门,听到的是一声短促、厚重、干净利落的“砰”声,仿佛一个低音音箱在你耳边沉稳地敲了一下。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会把场景B的声音与“高品质”、“安全感”、“做工精良”联系在一起。这种“高级感”究竟从何而来?

答案就藏在声学的三个关键指标里:频谱、衰减和响度

1. 频谱分布 (Spectrum):决定声音的“音色”

声音并非单一的音调,而是由不同频率的声音叠加而成的。就像一束白光可以被三棱镜分解成七色光,任何一道声音也能被分解成它的“频谱”。

  • • 廉价感 “哐啷”声: 频谱中充满了刺耳的高频成分(通常在2000Hz以上),这些声音听起来尖锐、金属感强,会让人联想到铁皮的碰撞和结构的不稳定。
  • • 高级感 “砰”声: 频谱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和中低频区域(大约在50-500Hz),这种声音浑厚、有力,能给人一种“扎实”、“稳重”的心理感受。同时,设计师会通过各种方法抑制那些令人不悦的高频噪音。

2. 衰减时间 (Decay):决定声音的“干净度”

声音产生后,不会瞬间消失,它的振动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弱,这个过程就是“衰减”。

  • • 糟糕的衰减: 关门后,车门内部的零件、门板等因为装配不精密而产生二次振动,发出“嗡嗡”或“哗啦”的余音。这种拖泥带水的感觉,是廉价感的直接来源。
  • • 优秀的衰减: 声音干净利落地结束,几乎没有多余的杂音。这得益于精密的工程设计、优质的密封条和内部填充的吸音/隔振材料,它们能迅速吸收掉多余的振动能量,让声音显得果断而自信。

3. 响度 (Loudness):决定声音的“存在感”

声音的大小同样至关重要。豪华车的关门声并不会震耳欲聋,也不会轻到没有存在感。工程师会通过调整车门锁扣的机械结构和密封条的挤压程度,将关门声的响度控制在一个“恰到好处”的范围内,听起来既有力量感,又不具攻击性。

所以,你听到的那一声“砰”,背后是材料力学、结构动力学和声学工程的完美结合,是工程师们耗费无数小时,通过仿真计算和反复试验,“调”出来的艺术品。

Part 2: 从耳朵到大脑:声音如何“欺骗”你的感觉?

物理世界的振动,是如何转化为我们大脑中的“高级感”的呢?这里就要引入一个神奇的学科——心理声学 (Psychoacoustics)

心理声学研究的是声音的物理特性与人的主观听觉感受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声音如何“影响”甚至“欺骗”你的大脑。

我们的大脑经过长期进化,形成了一套解读声音的“快捷方式”:

  • • 低沉、厚重的声音,往往与巨大、坚固、安全的物体联系在一起(比如巨石滚动的声音)。因此,汽车那声低沉的“砰”声,会潜意识地让你觉得这辆车更结实、更安全。
  • • 尖锐、刺耳的声音,则与危险、脆弱、不稳定联系在一起(比如金属刮擦声、玻璃破碎声)。
  • • 干净、无杂音的声音,暗示着精密、有序和高品质(比如一台运转平顺的精密仪器)。

产品设计师正是利用了这些心理声学原理,通过设计特定的声音,来引导用户产生特定的情感联想和品质判断。这不仅仅是“好听”,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沟通。


Part 3: 万物皆可“调音”:当声音成为品牌DNA

旦你理解了声音设计的逻辑,你就会发现,它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汽车关门声只是冰山一角。

经典案例1:薯片的“咔哧”声

你以为薯片的口感只跟味觉和触觉有关?错了。全球最大的零食制造商之一“菲多利”公司曾投入巨资,建立声学实验室,专门研究薯片碎裂时的声音。

研究发现,一个完美的“咔哧”声,能极大地提升人们对薯片“新鲜”、“香脆”的感知。如果声音沉闷,即使薯片本身很脆,消费者也会觉得它“受潮了”。他们甚至为这个声音申请了专利。


经典案例2:品牌的“声音商标”

有些声音,你一听就知道它属于谁。

  • • 英特尔的“灯!等灯等灯”
  • • 苹果Mac的“当~”开机声
  • • 微 信消息的“嗡”提示音

这些被称为声音品牌 (Sonic Branding) 或“声音商标”。它们像视觉Logo一样,是品牌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简短的旋律,能在几秒钟内唤起你对品牌的情感和记忆,其传播效力甚至超越了广告语。


从高端电器的旋钮“滴答”声,到吸尘器被精心调校过的“咆哮声”,再到键盘敲击时令人愉悦的“段落感”……优秀的产品,都在用声音与你对话。

结语:听见未来,设计有声

在过去,声音常常被视为产品运行的副产品,甚至是需要被消除的“噪音”。但今天,声音设计 (Sound Design) 已经成为衡量产品优劣、塑造品牌形象、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

它不再仅仅是消除不想要的噪音,更是创造想要的声音。

随着人工智能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声音设计将更具想象力。也许未来的汽车可以让你自定义关门声,甚至能通过AI主动降噪技术,为你屏蔽掉所有不悦的噪音,只留下精心设计的声音体验。

所以,下一次,当你关上车门,按下开关,或是打开一包零食时,不妨用心听一听。

那里面,藏着产品设计师的良苦用心,也藏着品牌想对你说的“悄悄话”。




来源:声学号角
振动碰撞汽车AcousticsUM声学材料控制试验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6-27
最近编辑:22天前
声学号角
辜磊,专注数码声学产品仿真设计...
获赞 83粉丝 342文章 320课程 5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