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同济大学李岩、杨伟东团队: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固化变形缺陷的时空预测模型

1月前浏览256

一、导读
       

热固性树脂基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高比刚度、高比强度及轻量化特性,已成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用重要结构材料。然而,其固化过程中因树脂基体-增强体应变失配引发的内应力累积,导致构件脱模后产生不可控的固化变形。这种工艺诱导变形不仅会劣化材料的力学使役性能,而且会显著降低构件的几何精度与尺寸稳定性,进而诱发装配应力集中、连接失效等工程风险,严重制约了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型复杂构件等对几何容差要求严苛的关键部件中的规模化应用。

近日,同济大学李岩、杨伟东团队联合中国商飞复合材料中心提出了一种热固性复合材料固化变形的时空演化预测模型。现有的固化变形预测方法基于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热-化学-力多场耦合理论建模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其预测精度主要依赖于理论与仿真模型的精细化程度,而提升计算精度的同时会显著增加计算成本。另外,机器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快速预测工具,可直接获得复合材料制造过程多参数(材料组分、铺层角度、工艺曲线等)与固化变形量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避免了显式建模的复杂性。因此,研究团队通过提出融合深度学习与有限元的固化变形时空预测模型,突破了现有方法无法兼顾预测精度与效率的关键挑战,大型复杂复合材料构件制造过程中微结构应力场演化与固化变形精准高效预测及控制优化提供了新的策略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复合材料领域权威期刊《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论文标题为“Spatio-temporal prediction of curing-induced deformation for composite structures using a hybrid CNN-LSTM and finite element approach”。

 

二、内容简介
 
 

文章提出一种融合多物理场仿真与深度学习的复合材料固化变形快速预测模型。基于热-化学-力多场耦合理论,该研究引入复合材料桥联理论构建了高保真的有限元模型,精确模拟固化过程。通过智能融合CNN强大的空间特征提取能力与LSTM卓越的时序动态捕捉能力,开发了CNN-LSTM预测方法。该模型深度挖掘固化过程中的复杂演化规律,突破了传统预测模型仅能获取最终变形的限制,实现了复合材料固化翘曲变形演化过程的预测。 该研究深度解析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的时空演化规律,将温度场(热)、固化度(化)、初始坐标(几何)、残余应力(力)四大关键参数作为多物理量输入,构建可解释性的CNN-LSTM预测模型,如图2所示。通过复合材料层合板固化成型实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模型能够获得高保真数据集。运用复合材料层合板和芳纶蜂窝夹芯结构对时空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成功实现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及夹芯结构翘曲变形全周期演化过程的精准识别,如图3所示。

 

图 1. 时空预测模型框架。

 

图 2.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内应力和固化变。

 

图 3.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固化变形预测结果。

三、小结    

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融合时空演化机制的复合材料固化变形快速预测模型。经实验-仿真-预测三重验证,证实了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与CNN-LSTM深度学习协同框架的可靠性能。这一创新为固化过程领域带来了新的优化和控制范式,也为高性能高精度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原始文献:

Deng, Y., Li, Z., Zhi, J., Chen, Y., Chen, J., Yang, W., & Li, Y. (2025). Spatio-temporal prediction of curing-induced deformation for compositestructures using a hybrid CNN-LSTM and finite element approach.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8, 111225.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ompscitech.2025.111225

责任编辑:复小可
 
来源:CAE知识地图
Deform复合材料非线性化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理论材料控制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6-27
最近编辑:1月前
毕小喵
博士 | 仿真工程师 CAE知识地图 作者
获赞 221粉丝 362文章 93课程 3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低频电磁仿真应用有哪些?从电机仿真到低频电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低频电磁通常指的是频率在3Hz到30kHz范围内的电磁波。低频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各种电气设备,如电源配电箱、电线、变压器和整流器等。低频电磁的特点是其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强,但能量较低。低频电磁技术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例如,资源探测、地震预测、电疗和脑电刺激等。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低频电磁仿真可以帮助优化电机设计,提升电机性能。本文将围绕电磁仿真介绍相关的行业信息。01什么是电磁仿真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中,求解的是某个物理场对应的方程,比如流体仿真求解的都是Navier-Stokes方程,而电磁仿真求解的则是著名的Maxwell麦克斯韦方程组。Maxwell方程组长这样02高频与低频众所周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光速c,而速度又等于频率乘以波长。在电磁场的仿真分析中,如果要研究的物体几何尺寸与电磁波的信号波长在相同量级,或者波长远小于物体的几何尺寸,就需要使用高频电磁分析;反之如果波长比较长,就可以使用低频电磁分析。在实际应用中,高频电磁分析主要关注电磁波的传播和干扰,如天线的布局、芯片的电磁干扰兼容性等;而低频电磁分析主要关注电流的磁效应,如电机、开关、无线充电等领域。高频电磁(ANSYSHFSS)典型应用领域低频电磁(ANSYSMaxwell)典型应用领域由于高频和低频电磁仿真使用的底层求解算法有许多不同之处,许多国际知名的仿真软件公司,其高频电磁仿真软件和低频电磁仿真软件也都是各自独立的。如ANSYS公司(已被新思科技收购)旗下的高频电磁仿真软件叫HFSS(业内爱称海飞丝),低频电磁仿真软件叫Maxwell。Altair公司的高频电磁产品叫FEKO,低频仿真软件则为Flux。03低频电磁仿真的常见应用领域如前所述,在低频电磁分析中,主要关注的是电流产生的电场、磁场,以及可能在导体中产生的热。因此低频电磁仿真常用于电动机、发电机、电源开关、变压器等电力设备、以及无线充电等领域。在某些场景下,通常还需要与结构力学分析耦合研究电磁力(如电机的扭矩、校验强度等)、与热分析、流体分析耦合研究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以及散热情况等。3.1磁力电源开关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这是一个磁力电源开关,它可以在检测到电流过载时控制断电。相比于每次断电就会熔断的保险丝,这种电磁开关式的断路器可以重置,因而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不通电的时候,上下两块铁芯之间是分离的,由一个弹簧撑着,开关断开;为中间的线圈通电,电流产生的磁场会吸引上方的铁柱塞,使其克服弹簧的阻力与下方铁芯接触,开关闭合。通过低频电磁分析,我们就可以研究这个开关,在电流逐渐增大时,内部产生的磁场,以及最关键的——在什么条件下会让开关闭合。开关还未闭合时内部的磁通密度开关闭合时的磁通密度通过计算铁芯中引起的感应电流,还可以研究感应电流在铁芯中引起的升温及热损耗。不同条件下感应电流引起的铁芯损耗3.2电力系统高压开关同样叫“开关”,在电力系统中的110kV高压开关,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开关的连通状态那么简单了。在这个案例中,主要关心的是整个系统的电势和电场分布,以避免由于电场不均匀导致的放电等事故。三相交流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模型电网交流电的频率一般为50Hz。在这个频率下,电磁波的波长显然远远大于这个开关系统的尺寸,所以可以使用低频电磁分析。电力线与电势分布这个案例中,Comsol官方还展示了使用深度神经网络训练代理模型,以近乎实时地根据输入电压得到整个开关系统电场分布的变化。训练代理模型并封装为仿真APP3.3电动机与发电机工链汇之前的文章曾专门介绍过电机的仿真。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类似,只是一正一反的区别而已。电机的仿真是典型的磁-热-力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过程。在同一个模型中,可以研究磁场的分布、也可以研究电机的扭矩、应力,以及温度等。电机的磁场分布电机运转时的应力管式永磁发电机工作时的磁通密度3.4无线充电无线充电这件事,看似和前面的开关、电机差别很大,实际发生的物理过程都很类似——都是电磁感应,电生磁-磁生电的过程。Qi标准的无线充电线圈通过仿真分析,可以优化无线充电设备的设计,提高充电功率、降低设备的发热,并考虑对电子设备中其他器件的电磁屏蔽。无线充电过程中的磁场H无线充电过程中的磁场与磁通量磁芯中的磁滞损耗无线充电时的气流温度与散热注:本节案例主要来自Comsol案例库。04国产电磁仿真软件9月20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指南》中明确提出在重点领域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套的更新换代任务(泛指所有的工业软件,仿真软件只是其中之一,并且市场规模并不大)。在低频电磁仿真软件领域,知名的国产软件主要有中望、云道智造、安世亚太等。4.1中望低频电磁仿真软件中望的低频电磁仿真工具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器,支持多种求解类型、线性与非线性材料,支持丰富的边界条件设置与结果后处理显示功能。官网介绍其可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电抗、避雷器、绝缘套管、传感器、无线充电等多个领域。中望低频电磁仿真软件应用领域介绍4.2云道智造Simdroid云道智造自主开发的伏图(Simdroid)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支持包括电动力学在内的多个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同时具有低频和高频电磁场分析功能。官方的仿真APP商店里,有各种电机、变压器的仿真APP案例展示。每个案例都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开,修改参数后一键得到计算结果云图。云道智造Simapp商店中能源电力类仿真应用三相变压器仿真APP4.3安世亚太PERASIMLEmag安世亚太自主开发的PERASIM仿真软件中包含低频电磁模块LEmag。官网的案例中展示了电机、电磁加热装置和高压开关的电磁场分析计算结果。PERASIMLEmag案例在一场线上研讨会上,安世亚太还展示了基于PERASIMLEmag模块的电磁场与微波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将仿真技术带进高校电磁学基础课程的课堂。基于PERASIM的电磁场与微波虚拟实验教学系统05市场观察与结论其实,电磁类的CAE仿真软件,从市场规模、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不及结构和流体CAE软件那么广泛。笔者调研到的各家国产电磁CAE软件,大多主业都是做工业软件国产化的公司,为了产品线的完整而开发的电磁仿真模块。相关的宣传内容也远不及结构、流体仿真产品那么丰富。仅仅从案例的截图上管中窥豹,也能大概猜到这些软件在功能的丰富性、易用性上,暂时还无法和国外大厂的仿真软件产品相提并论。但是,所有工业软件都是需要在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下不断迭代完善的。而在当前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的市场机会中,最艰难的就是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软件厂商需要用户的订单和使用反馈来不断迭代软件产品,而已经习惯了国际先进的工业软件的用户是很难一下子迁移自己的使用习惯,并且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也无法承担不成熟的工业软件可能带来的业务风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国产软件的替代,可能是一个步履维艰、任重道远的过程。来源:CAE知识地图

未登录
1条评论
仿真秀97142417408
签名征集中
1月前
大佬好!我是做AI+CAE设计仿真优化软件的(设计仿真流程集成自动化、用代理模型及算法加速设计迭代),您这边有没有仿真优化的项目啊,有机会聊聊吗?
联系电话 18943107751
回复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