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撞梁是用于保护乘客免受前后碰撞的重要部件之一。防撞梁碰撞试验是必要的。本案例简要介绍了防撞梁碰撞仿真过程。
1.打开hypermesh软件。
2.在User Profiles中选择RADIOSS Radioss2022模块,点击“OK”。如图1-1所示。
图1-1 模块选择
3.导入模型
1)点击导入汽车防撞梁模型:Bumper_start_0000.rad。点击:“Import”。如图1-2所示。
图1-2 选中模型
2)点击“Close”完成导入。如图1-3,1-4所示。
图1-3 完成导入
图1-4 关闭引导框
3)点击,如图1-5所示。
图1-5 汽车防撞梁模型图
1.检查模型单位制。具体如图2-1所示。
图2-1 检查模型单位制
2.干涉检查
1)点击下拉菜单“Tools→Penetrations Check”,点击,按图2-2所示进行设置。
图2-2 检查设置
2)Selection:选择如图2-3所示的8个部件。
图2-3 选择部件
3)点击“Check”。点击,查看渗透部分。点击
修复渗透,点击
复查渗透修复情况。
1.创建材料属性
1)在model界面,右击鼠标“create→material”,材料设置如图3-1所示。
图3-1 材料设置
2)按上述方法创建第二个材料,参数设置如图3-2所示。
图3-2 参数设置
3)右击鼠标“create→failure”,创建材料失效模型,失效模型参数设置如图3-3所示。
图3-3 失效模型参数设置
4)右击鼠标“create→property”,创建材料属性,属性参数设置如图3-4所示。
图3-4 属性参数设置
5)按上述方法创建第二个材料属性,参数设置如图3-5所示。
图3-5 参数设置
6)将Mat_DP600和PROP_DP600赋予“crash*”部件,如图3-6所示。
图3-6 将Mat_DP600和PROP_DP600赋予“crash*”部件
7)按上述方法将Mat_DP1000和PROP_DP1000赋予其他6个部件。
2.创建焊点
1)点击操作面板“1D→connector→spot”,选择“realize”,点击“connector”选择“all”。其他参数设置如图3-7所示。
图3-7 参数设置
2)点击“realize”,完成创建。
3.创建对称映射
1)点击操作面板“Tool→reflect”,切换到“elems”,“by collector”
2)选择除了“RW^^_5_10”、“RW^^_4_5”和“RW^^_4_10”这三个部件之外的其他所有部件。
3)点击“elems”,“duplicate→original comp”。
基准点B选择如图3-8所示。
图3-8 基准点B选择
4)其他设置如图3-9所示,点击“reflect”。
图3-9 其他设置
5)切换到“connectors”,点击“connectors”选择“all”,再次点击“connectors”,“duplicate→original connectorgroup”。点击“reflect”。
6)点击操作面板“1D→connector→spot”,选择“realize”,点击“connector”,按住鼠标左键+shift键,框选映射的connector,如图3-10所示。
图3-10 示意图
7)点击“realize”。
8)点击“Tool→edges”,“elems”选择“all”,参数设置如图3-11所示,点击“preview equiv”,点击“equivalence”。
图3-11 参数设置
1.创建接触
1)点击“view”下拉菜单,点击“Browsers→
HyperMesh→Solver”。
2)在“Solver”界面,右击鼠标“create→inter→type7”。
3)将“Grond_id(S)”和“Surf_id(M)”设置成
“component”,选择图示8个component。接触的其他参数设置如图4-1,4-2所示。
图4-1参数设置
图4-2 参数设置
1.创建刚性体
1)点击,在model界面右击鼠标“create→component”,参数设置如图5-1所示。
图5-1 参数设置
2)点击下拉菜单“mesh→create→1D Elements→Rigids”,参数设置如图5-2所示。
图5-2 参数设置
3)在图形界面按住鼠标左键+shift框选如图5-3所示部分,点击“create”。
图5-3
4)在solver界面,打开“RBODY→RBODY→Elements”目录,参数设置如图5-4所示。MASS:500,J_XX、J_YY和J_ZZ:50。
图5-4 参数设置
06
边界条件设置,重力载荷,初速度加载
1.创建边界条件
1)在solver界面,右击鼠标,“create→BOUNDARY CON
DITIONS→BCS”,在“grnd_ID”右击“create”,“Entity IDs”选择图示点。点选择如图6-1所示。
图6-1 选择点的示意图
其他参数如图6-2所示。
图6-2 其他参数设置
2.创建重力载荷
1)在solver界面,右击鼠标,“create→BOUNDARY COND
ITIONS→GRAV”,右击“fct_ID(T)”建立曲线。参数设置如图6-3所示。
图6-3 参数设置
2)右击“grnd_ID”,“nodes”选择“all”,其他参数设置如图6-4所示。
图6-4 其他参数设置
3.创建初速度
1)在solver界面,右击鼠标,“create→BOUNDARYCON
DITIONS→INIVEL”,“grnd_ID”选择“all_nodes”,“Velocity Components”:-5,0,0,相关参数设置如图6-5所示。
图6-5 相关参数设置
1.创建刚性墙
1)在solver界面,右击鼠标,“create→RWALL→CYL”,参数设置如图7-1所示。
图7-1 参数设置
1.创建加速度计
1)在solver界面,右击鼠标,“create→ACCEL”,“node_ID”选择图示的点。点选择如图8-1所示。
图8-1 选择点的示意图
2)Name:acceler01,Fcut:1.65,如图8-2所示。
图8-2 示意图
3)按上述方法创建第二个加速度计,“node_ID”选择图示的点。如图8-3,8-4所示。
图8-3 选择点的示意图
图8-4 参数设置
2.创建截面积
1)在model界面,右击鼠标“create→cross section”,“entity selection”改成“elements”,选择如图8-5所示的element。
图8-5
2)Base node选择图示的点。如图8-6所示。
图8-6 选择点的示意图
3)Normal definition选择图示的两个点。如图8-7所示。
图8-7 选择点的示意图
4)点击create。在model界面右击section,点击review,图形界面如图8-8所示。
图8-8
5)通过调整grnod_id和grshel_id将section调整到如图8-9所示的截面。
图8-9
1.第二次模型渗透检查
1)点击Penetrations,在Penetrations界面中点击,entity type:Groups(Contacts),Selection选择all_connector,如图9-1所示。点击check。
图9-1
2)选中,再点击列表Penetrations查看模型中的渗透部分。点击
修复模型的渗透。点击
检查模型渗透的修复情况。
10
1.创建输出文件
1)在solver界面右击鼠标“create→TH→RBODY”,entity IDS中的elems通过by collector选择RBODY,如图10-1所示。
图10-1
2)在solver界面右击鼠标“create→TH→RWALL”,entity IDS选择RWALL,如图10-2所示。
图10-2
3)在solver界面右击鼠标“create→TH→ACCEL”,entity IDS选择acceler01和acceler02,如图10-3所示。
图10-3
1.定义控制卡片
1)点击 Tools 下拉菜单,点击 Engine File Assistant,相关设置如图11-1所示。点击OK。
图11-1 相关设置
2)点击Tools → Create Cards→ ENGINE KEYWORDS →ANIM →ANIM/SHELL/DAMA,相关设置如图11-2所示。
图11-2 相关设置
1.导出模型
1)点击,导出名为:Bumper_impact_0000.rad的模型,如图12-1所示。
图12-1 Bumper_impact_0000.rad的模型
1.提交求解
打开求解器,将Bumper_impact_0000.rad模型提交到Radioss求解器进行计算,如图13-1所示。
图13-1
1.后处理
1)打开hyperview,通过图14-1所示界面,点击apply查看结果文件。
图14-1
通过动画查看碰撞期间的应力分布云图。动画如下:
2.绘制全局能量和力曲线,分析保险杠碰撞吸能情况和受力安全性分析
1)切换到,hypergrap2D,通过使用构建绘图面板和加载Bumper_impactT01文件,可以在HyperGraph中绘制全局能量和力,如图14-2所示。
图14-2 全局能量和力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