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桥梁风致振动,“舞动”背后的力学密码,仿真与预防策略深度探讨

1月前浏览1668

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桥梁犹如音符般舞动的场景,虽看似诗意盎然,但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安全风险——桥梁风致振动。本文将深入浅出地解析桥梁风振的原因、模拟仿真过程,并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预防。
          

一、风致振动的历史

历史上桥梁风致振动引发的事故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揭示了自然力量与工程结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也推动了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桥梁设计规范的发展。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桥梁风振事故:
          
1. 塔科马海峡大桥倒塌事件(1940年):
   这是20世纪最知名的桥梁风致振动导致的灾难性事故之一。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海峡大桥是一座悬索桥,在建成通车后仅四个月,因遭遇强烈的风力而发生颤振并最终垮塌。这次事故促使工程师们深入研究空气动力学对桥梁稳定性的影响,并由此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来防止类似悲剧重演。    
          
2. 昂热大桥断裂事件(1850年):
   法国昂热市的一座桥梁在士兵整齐划一的步伐下发生了共振现象,造成桥梁断裂,多人丧生。尽管这不是典型的风振问题,但它凸显了结构共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3. 武汉长江大桥振动事件(1957年):
   在武汉长江大桥开通庆典上,庆祝队伍整齐行进时引起了明显的桥梁振动。所幸及时发现并调整步伐节奏,避免了进一步恶化。这个案例提示了即使是行人或车辆引起的外部激励也可能触发桥梁振动。
          
4. 英国伦敦千禧桥晃动事件(2000年):
   伦敦千禧桥在启用当天,大量行人行走时产生的同步步态导致了桥梁出现显著的横向摆动,出于安全考虑临时关闭。该事件促使设计师增加了额外的阻尼系统以稳定桥梁结构。
          
这些历史上的事故以及其它类似的事件,促使工程师和科学家对桥梁风振、结构共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桥梁设计标准和风洞测试要求,从而确保现代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二、风致振动的原理

桥梁风致振动是指当风吹过桥梁时,由于气流与桥梁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桥梁发生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振动现象。这种振动可能是轻微的、无害的,也可能是强烈的、对桥梁安全构成威胁的。以下是桥梁风致振动的主要原理:
          
1. 涡激振动(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VIV):
   当气流绕过桥梁的梁体或其他细长构件时,会在其下游产生交替脱落的涡旋列,这些涡旋产生的脉动压力会作用在桥体上。如果涡旋脱落频率接近或等于桥梁某一固有频率时,就会激发桥梁产生大幅度的振动。涡激振动通常发生在中低风速条件下,且主要影响的是桥梁的悬索、拉索和箱梁等部分。
              
2. 颤振(Flutter):
   颤振是空气动力学不稳定性的表现,当桥梁受到风力作用时,可能在其翼面(如主梁或者斜拉索)上形成一种自激振动,此时气动载荷和结构变形相互促进,使振动幅度迅速增大直至结构失效。颤振的发生需要一定的风速,并且与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刚度以及阻尼密切相关。
          
3. 抖振(Buffeting):
   抖振是指桥梁在随机风场作用下发生的随机振动,由于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引起的不规则压力波动使得桥梁发生随机的、非共振式的振动。虽然单次抖振引起的振动幅值较小,但长期累积可能会加速结构疲劳,从而影响桥梁寿命。
          
4. 驰振(Galloping):
   驰振是另一种由风引起的不稳定运动,它不同于颤振的地方在于,驰振的激发通常需要较大的风速和特定的风向角,表现为大范围的、突发性的结构振动。驰振的发生通常与风压分布的不对称性有关,尤其是在桥梁的某些部位出现局部的气动力集中时更容易引发。
          
5. 阻尼及动态特性的影响:
   桥梁自身的阻尼性能对于抑制风致振动至关重要。高阻尼能有效消耗振动能量,减少振动幅度;而桥梁的自然频率、模态形态以及结构响应速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在风载下的振动行为。
          
通过深入理解以上各种风致振动原理,并结合现代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模拟分析风场与桥梁结构的相互作用,工程师们可以设计出更稳定的桥梁结构,并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来预防风致振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三、风致振动CFD仿真

桥梁风致振动的CFD仿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桥梁结构在风载作用下动态响应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预测和评估桥梁在各种风速、风向条件下的风致振动特性。
          
1. 几何模型建立:首先根据实际桥梁的尺寸、形状和结构特征构建三维几何模型,包括桥体、索缆、栏杆等关键部件。
          
2. 网格划分:为了精确模拟流场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网格划分,尤其是在流固耦合界面区域,要求网格足够细化以捕捉气动力的变化细节。
              
3. 边界条件设定:设定合理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边界条件,以及随风速变化的来流速度分布;同时考虑桥梁可能发生的位移或转动作为流体域与结构域之间的动态耦合边界条件。
          
4. 流体动力学方程求解: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如ANSYS Fluent、OpenFOAM等,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组,得到不同风速和风向下的空气流动情况,包括压力分布、速度场、涡旋结构等信息。
          
5. 流固耦合计算:将从CFD计算获得的气动力数据传递给结构力学模型,结合桥梁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如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系数),应用有限元方法或其它合适的动力学算法,计算桥梁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包括位移、加速度和应力等参数。
          
6. 颤振分析与模态识别:基于仿真结果,进一步分析桥梁是否存在风致共振风险,确定其自然频率及主振型,并研究风速与振动幅值的关系,评估桥梁的安全性。
          
7. 减振措施优化:依据仿真结果提出改进设计建议,比如修改桥梁截面形状、增设阻尼器或调整桥梁结构参数,通过再次仿真验证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从而达到降低风致振动的目的。
          
总之,通过CFD仿真手段,工程师能够深入理解并量化分析桥梁风致振动问题,为桥梁的设计、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四、风致振动的预防

风致振动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确保桥梁在各种风载荷作用下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类型的风致振动问题的预防措施:
          
1. 涡激振动(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VIV)预防:
   - 改进结构形状与表面处理:通过改变桥塔、拉索或梁体的几何形状以避免产生诱发强烈涡激振动的特定频率。例如,在细长构件上安装螺旋线或翼片,可以打破导致共振的涡旋脱落模式。
   - 增加阻尼器:安装机械阻尼器或者采用高阻尼材料来消耗振动能量,减小振动幅度。
          
2. 颤振(Flutter)预防:
   - 优化结构刚度和质量分布:适当提高结构的扭转刚度,调整主梁或悬索系统的重量分布,使其不易达到颤振临界状态。    
   - 增加气动阻尼装置:如使用气动襟翼、可调节的翼尖小翼等,改变气流绕过结构时的压力分布,增强结构对气动力变化的稳定性。
   - 动态控制技术:利用传感器监测结构响应,并通过主动控制系统调整结构姿态或局部参数,实时抑制颤振的发生。
          
3. 抖振(Buffeting)预防:
   - 提高结构阻尼:同样可以通过增加结构阻尼来减少随机风引起的抖振影响。
   - 风屏障或挡风板:在桥梁合适位置设置风屏障或挡风板,改变风场分布,减轻风压波动对桥梁的影响。
   - 设计冗余度:保证桥梁结构具有一定的抗风性能冗余,使得即使在极端风况下也能安全运行。
          
4. 驰振(Galloping)预防:
   - 消除局部气动不稳定区:修改结构细节,消除易于形成局部气动力集中区域的设计特征。
   - 合理选择材料及结构形式:采用轻质且高强度的材料,以及有利于分散风荷载的结构形式。
          
5. 综合防风设计:
   - 风洞实验验证:进行大规模风洞试验,模拟实际风环境,测试桥梁模型在不同风速、风向下的动态响应,从而指导设计优化。
   - CFD仿真分析: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工具精确模拟空气流动和结构相互作用,预测风致振动风险,并据此提出设计改进建议。    
   - 智能监测系统:安装先进的传感器网络,实现对桥梁在役状态的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振动趋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总之,有效预防风致振动需要结合先进的理论研究、数值模拟、风洞实验和现场监测等多种手段,从结构设计之初便将风工程考虑在内,以确保桥梁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可靠运行。    

‍‍



来源:CFD饭圈
FluentOpenFOAM振动疲劳断裂理论材料控制试验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9-08
最近编辑:1月前
CFD饭圈
硕士 分享CFD文章,感谢关注
获赞 22粉丝 22文章 377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CFD无量纲数之1--韦伯数,背景、定义和工程应用

韦伯数(Weber Number, We)是流体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无量纲参数,由德国物理学家威廉·韦伯(Wilhelm Eduard Weber)于19世纪提出。韦伯数最初是为了描述在液滴动态破碎或薄膜破裂现象中,惯性力与表面张力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在实际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多相流领域,如液滴冲击、喷雾过程以及液膜破裂等复杂流动现象的研究中,韦伯数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一、背景 在19世纪,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液体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的行为,尤其是当液滴或液膜在快速运动过程中如何保持稳定或发生破裂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韦伯数作为一个量化两者力量对比关系的工具应运而生。通过定义韦伯数,研究者可以直观地评估惯性效应相对于表面张力的影响程度,并预测液滴是否会发生破碎或者液膜是否会破裂。这一参数对理解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比如雨滴形成、瀑布水花溅射、工业喷雾系统设计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二、定义韦伯数通常以公式表示为: 其中:-ρ 是液体的密度;-v 是代表液滴或液膜运动特征的速度,如撞击速度或自然传播速度;-L 是表征液滴大小或液膜厚度的特征长度;-σ 是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韦伯数反映了在流动过程中,惯性力(由ρv2体现)与表面张力(由σ体现)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当韦伯数较小时,表明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有助于保持液滴稳定或液膜完整;而韦伯数较大时,则说明惯性力的作用超过了表面张力,可能导致液滴破碎或液膜破裂。 三、工程应用1.喷雾系统设计:在喷雾器的设计中,通过计算韦伯数可以预估喷出的液滴是否会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从而优化喷雾设备性能和雾化效果。 2.石油工业:在油水分离设备中,韦伯数可用于判断油滴在水中是否容易聚结或分散,进而指导分离器的设计和操作条件的选择。3.环境科学:大气气溶胶粒子的研究中,韦伯数用于分析降雨过程中雨滴对云雾粒子的捕获效应以及其破碎的可能性。4.生物医学工程:在微流控芯片中模拟血液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的行为时,韦伯数可以帮助理解和控制粒子在微通道中的变形和破碎情况。5.化学工程:在蒸发和结晶过程中的液滴生长和破裂分析,以及在化工反应器内部液滴行为的研究中,韦伯数都是至关重要的参数之一。6.航空航天工程:在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对机翼上的雨水或冰晶形成及其影响进行评估时,韦伯数也是一个关键的参考指标。7.燃烧科学:在研究液体燃料雾化与燃烧过程中,韦伯数用于预测液滴在进入高温燃气环境时的破碎行为,这直接影响到混合气形成的速度和质量,从而影响燃烧效率和排放性能。8.纺织工业:在喷丝板纺丝工艺中,通过控制韦伯数可以调节熔融聚合物从喷丝孔挤出后形成的纤维直径及其稳定性,优化纤维品质。9.食品加工:在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食品加工技术中,利用韦伯数分析液滴蒸发速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破裂情况,有助于调整工艺参数以改善产品口感和保质期。 10.微电子冷却技术:在微尺度热管理领域,尤其是对芯片表面微型液滴的形成与蒸发过程的研究中,韦伯数帮助设计人员了解液滴是否容易破裂或合并,从而提高散热效率。11.生物力学:在生物流体力学中,如血液流动研究中,计算红细胞或者白细胞等颗粒的韦伯数有助于理解它们在血管中的变形、破裂风险以及与血管壁的相互作用。12.农业灌溉技术:在精准农业和节水灌溉系统中,通过计算水滴在空气中的韦伯数来评估其降落至地面之前可能发生破裂的程度,进而优化喷灌设备的设计,减少水分损失并提高灌溉效率。来源:CFD饭圈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