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一定 COMSOL 基础,希望深入学习传热模块的用户
2-从事传热相关领域研究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
3-对复杂工程问题仿真感兴趣的学生和爱好者
掌握 COMSOL 传热模块的高级功能和设置技巧
建立和求解复杂传热问题的数值模型
分析和解释仿真结果,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
本课程通过10个具体的案例,结合进阶的传热物理建模方法,例如:ALE、多孔介质、波长辐射、复合材料、相变、沸腾和蒸发传质等详解物理现象,通过对物理问题进行解构并映射到软件功能模块,结合模型总体介绍,技术经验讲解,通过具体模型演示,模型详细讲解技术点,掌握围绕关键技术点的具体建模方法和技巧。为广大学员提供传热模拟分析进阶的路径。提供VIP群交流和答疑,以及持续加餐内容。为学员提供定制化付费答疑和培训。
课程专为希望深入掌握 COMSOL Multiphysics 传热模块,并将其应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用户设计。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学员将学习如何建立、求解和分析各种传热现象,并掌握 COMSOL 中强大的建模工具和求解器设置。以下是进阶课程安排,课程案例模型和资料,请购课后联系客服进VIP群领取,
课程概述及安排 (试看)
第1讲:全部课程介绍
第2讲:进阶课程总体逻辑
案例1:火炉的房间内传热 ——本案例有火炉的房间内传热 - 表面间辐射,主要涵盖模拟房间内火炉加热过程,考虑表面间的辐射传热,分析温度分布和热流密度。
第3讲:有火炉的房间传热简介
第4讲:有火炉的房间传热-实体选择
第5讲:有火炉的房间传热-几何和复杂模型结构
第6讲:有火炉的房间传热-材料设置和材料外观
第7讲:物理接口、网格和后处理结果
案例2:土豆烘干一传热传质——本案例建立土豆烘干过程的传热传质模型,研究温度、湿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优化干燥工艺。
第8讲:模型简介
第9讲:模型定义、计算结果和技术点简介
第10讲:参数定义
第11讲:函数定义
第12讲:几何和材料定义
第13讲:层流多孔介质接口
第14讲:湿空气传输接口
第15讲:传热接口、网格和求解
案例3:连续铸造-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本课程模拟金属连续铸造过程,考虑流体流动、传热和相变,分析凝固前沿和温度场分布。
第16讲:变形几何和动网格简介
第17讲:模型简介和定义
第18讲:连续铸造 模型结果和技术点
第19讲:连续铸造 参数和变量定义
第20讲:连续铸造几何、材料和变形几何设置
第21讲:连续铸造 变形几何、层流、传热接口和网格设置
第22讲:连续铸造 模型求解和结果展示
案例4:填充床储能系统-多孔介质传热 ——研究填充床储能系统中的传热过程,分析多孔介质内的温度分布和热损失,优化储能效率。
第23讲:多孔介质传热简介
第24讲:模型介绍 工业场景、模型设置和技术点
第25讲:参数设置、初始条件函数设置和几何
第26讲:多孔介质材料定义
第27讲:多孔介质、局部热平衡模型设置和求解设置
第28讲:多孔介质、非局部热平衡和填充床设置和求解设置
第29讲:模型结果
案例5:板式换热器的优化-形状优化 ——建立板式换热器的数值模型,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优化换热器设计。
参数优化
第30讲:拓扑优化和参数优化简介
第31讲:模型简介
第32讲:模型参数介绍
第33讲:使用物理接口内置数据变量定义模型变量、形状优化域设置
第34讲:物理接口和网格设置
第35讲:优化求解器设置
第36讲:结果讲解
案例6:温室效应-波长不透明 ——模拟温室内的辐射传热过程,考虑不同波长辐射的透过率,分析温室效应的影响因素。
第37讲:黑体辐射简介
第38讲:模型介绍
第39讲:参数、数据提取设置、定义气象数据
第40讲:几何、材料和物理接口定义
第41讲:网格、求解设置和后处理
案例7:层压复合材料壳的热膨胀-层间热阻 ——层压复合材料壳的热膨胀 - 层间热阻: 研究层压复合材料壳在热载荷下的变形行为,考虑层间热阻的影响,分析热应力和变形分布。
复合材料模型
复合材料应力
第42讲:复合材料简介
第43讲:模型简介
第44讲:模型参数定义
第45讲:全局材料定义
第46讲:组件材料定义
第47讲:物理接口定义
第48讲:模型求解和结果讲解
案例8:锡熔融前沿 ——自然对流相变,模拟锡熔融过程中的自然对流和相变现象,分析熔融前沿形状和温度场分布。
第49讲:自然对流模拟简介
第50讲:模型简介
第51讲:模型参数、几何、材料和变形几何设置
第52讲:层流和流固传热接口设置
第53讲:布辛涅斯克近似设置
第54讲:网格划分
第55讲:模型求解、不同网格平滑方式对比
第56讲:模型结果解析和思考
紊例9:核沸腾镍圆柱冷却 ——研究镍圆柱表面的核沸腾现象,分析气泡动力学和换热系数,优化冷却效率。
第57讲:Rohsenow公式和沸腾模拟
第58讲:模型介绍
第59讲:物理接口和模型设置
第60讲:求解和结果演示网格对结果影响、表数据提取和曲线绘制
案例10:等温球形液滴蒸发 -湿空气传输 外相变界面
液滴蒸发与传质
第61讲:蒸发过程简介
第62讲:模型和技术点简介
第63讲:模型参数、几何和材料设置
第64讲:流体传热外相变接口设置(耦合参数)
第65讲:湿空气传输接口设置(参数耦合)和网格
第66讲:求解设置和结果演示
第67讲:求解演示和网格对结果精度的影呐
1、涵盖广泛的应用领域: 从房间供暖到工业制造,从能源存储到材料科学,本课程案例涵盖了传热应用的多个方面,帮助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
2、深入讲解关键概念: 每个案例都聚焦于特定的传热现象,例如辐射传热、相变、多孔介质传热等,并结合 COMSOL 的功能进行深入讲解,帮助您理解背后的物理原理和数值方法。
3、注重实践操作: 课程提供详细的建模步骤和参数设置,并引导您进行结果分析和模型优化,帮助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4、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解决复杂的工程案例,您将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利用 COMSOL 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提升您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工程素养。
巴斯博士,20年 多物理场仿真分析专家
本硕博毕业西安交通大学,他基于仿真秀二十年CAE技术应用与创新概念和技术研发项目管理以及产品落地经验,坚实的技术能力和工业全产业链知识(产品设计,制造,质量,物流,营销等)。数据处理分析和模型能力;深入了解工业制造和材料技术,直接的产品设计和模拟分析(力学、流体、热、电化学、可靠性)设计优化经验,拓扑优化(结构、传热、电磁),软件包括Comsoll, Ansys, Matlab,Flotherm等。目前关注重点是电化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和大规模拓扑优化与深度学习技术在工程分析中的应用。
1、掌握传热学在不同领域(如辐射采暖、工业制造、工业储能、换热器优化、复杂层叠复合材料建模、以及相变和沸腾传热等)的实际应用场景,理解如何将辐射、相变、沸腾、稀物质传输模型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解决方案。
2、深入学习辐射传热、ALE方法、复合材料模型、相变传热、多孔介质传热、自然对流、核沸腾等核心概念的物理原理,以及不同模型的组合应用,并结合 COMSOL 仿真理解其使用方法。
3、通过详细案例学习模型关键技术点设置、参数设置、结果分析及模型优化,熟练掌握使用 COMSOL 进行进阶传热仿真的操作技能。
4、学会工程问题的抽象与建模能力,将复杂工程问题(如土豆烘干、连续铸造、换热器优化设计、液滴蒸发传质等)转化为多物理场模型,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优化工艺参数或结构设计。
5、提升多学科交叉的工程素养,通过跨领域案例(如连铸、储能、温室效应、复合材料热膨胀)培养综合运用传热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接触能源存储、核沸腾冷却、多孔介质传热、相变界面和传质等前沿领域的仿真方法,提升在新能源、先进制造等方向的技术竞争力。
7、购买课程的可加入专属学习交流群,与同行交流行业学习资料,还可获得课程配套模型和资料,为订阅用户用户提供答疑服务,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培训和咨询服务等。
职业领域:涉及暖通、工业制造、能源存储、材料科学、食品加工、金属铸造、热交换设备设计等多个工程领域的从业者,如暖通工程师、工业制造工程师、能源工程师、材料科学家、食品工程师、铸造工程师、换热器设计师等。
适合谁看: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和教师,学习型仿真工程师、传热学及多物理仿真研究者和工程师。
学习目的:期望将传热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提升实际操作技能,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通过 COMSOL 进行仿真分析的能力,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提高工程素养。
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传热学理论基础,对 COMSOL 等仿真软件有初步了解或有学习使用该软件进行工程模拟需求的人群。
学习需求:需要深入理解传热关键概念背后的物理原理和数值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详细的建模步骤、参数设置以及结果分析和模型优化方法 。
1、课程相关模型资料请在附件直接下载,如果 遇到麻烦请联系仿真秀平台小助手更新,所有订阅用户可以申请加入讲师订阅用户交流群,另外讲师提供知识圈答疑服务,针对课程有关问题可以公开或私密答疑。
2、请大家不要在苹果手机/电脑(IOS系统)充值秀币购买,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推荐在仿真秀官网购买(微 信或支付宝购买),支持在苹果手机和电脑观看。
3、本课程提供不定期的加餐内容,仿真人才库为订阅 用户推荐高薪就业机会。
4、购课后推荐进群,可下载资料,交流学习心得,资料,咨询客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