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包括四个支架的静力学仿真分析的fem文件及结果文件。
使用OptiStruct进行材料非线性静力学仿真的详细步骤,结合关键参数设置与操作逻辑:
一、前处理阶段
材料定义
创建线性材料基础参数(MAT1卡片):输入杨氏模量、泊松比、密度。
添加非线性属性(MATS1卡片):
通过Utility > table create定义应力-应变曲线(TABLES1)
勾选MATS1并关联曲线,设置塑性类型(TYPE=PLASTIC)、屈服极限(LIMIT1)及硬化准则(HR=1/2/3对应各向同性/随动/混合硬化)。
几何与网格
导入几何模型并划分网格,推荐使用高阶单元(如二阶四面体)提升非线性求解精度。
对塑性变形集中区域加密网格。
二、求解设置
载荷与边界条件
施加固定约束(如节点位移约束)和载荷(集中力/压力),注意小位移假设下需避免几何非线性。
非线性控制参数(NLPARM卡片)
增量步数(NINC):建议初始设为20(步长0.05),强非线性问题可减小至0.001。
收敛准则(CONV):位移(U)、力(P)、功(W)组合容差(EPSU/EPSP/EPSW)。
最大迭代次数(MAXITER):默认10-20次,不收敛时自动缩减步长。
求解器选择
几何线性问题(NLSTAT):默认BCS求解器(无摩擦)或MUMPS(含摩擦接触)。
启用专家模式(PARAM,EXPERTNL,YES)提升收敛性。
三、后处理与验证
结果输出
通过NLOUT卡片控制输出频率(NINT),SVNONCNV选项可保留不收敛步结果。
检查.out文件中的收敛指标(EUI/EPI/EWI)。
结果分析
查看塑性应变分布及应力-应变路径,验证是否匹配输入的材料曲线。
对比不同硬化模型(各向同性/随动)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关键注意事项
材料模型限制:NLSTAT模块仅支持塑性分析(TYPE=PLASTIC),超弹性需切换至NLGEOM。
收敛调试:若发散,可调整DTMIN/DTMAX(NLADAPT卡片)或启用Line Search(LSTOL)。
多工况处理:连续载荷步需通过LOADSEQ卡片定义加载顺序。
通过上述流程,可系统完成从材料非线性定义到结果评估的全过程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