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漂浮式风电短期内没什么商业前景

17天前浏览500

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漂浮式风电技术虽然取得进展,但距离真正商业化还有距离。技术瓶颈、长期服役安全性、大部件海上更换技术的缺乏和成本问题是主要障碍。对于漂浮式风电技术,我们需要尊重技术,深入理解其关键技术,避免浮躁和短视行为。漂浮式风电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踏实打好基础,不能拔苗助长。


2017年是漂浮式风电发展的重大时刻,这一年Hywind Scotland投产标志着漂浮式风电技术真正进入了小批量商业化示范阶段。随着2020年windfloat atlantic以及2021年kincardine项目的投产,似乎漂浮式风电距离真正的商业化仅一步之遥,前途无限光明。

然而,2023年kincardine机组拖回修理以及本年Hywind Scotland5台机组将要陆续解脱修理的消息显示出目前漂浮式风电技术距离商业化还有相当的距离。

诚然,两个项目的机组问题可能是主要原因,但我们也应该明白,不突破一些基本的技术瓶颈或者选择性的忽略一些基本的原则并不有助于漂浮式风电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对于略微温和的海域,漂浮式风电可能具备短期商业化的前景,但漂浮式风电技术恶劣海域的长期服役安全性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证明。

现如今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大部件更换只能通过系泊解脱拖航回港来完成成本和负面影响是规模化风场接受的短期内,仍然没有有效的漂浮式风电机组大部件海上更换技术,这将是影响漂浮式风电规模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成本是漂浮式风电走向商业化的重大障碍,这不可否认,的时候我们过于关注成本而忽略了技术本身的价值我们对于浮式风电的关键技术还缺乏根本性的理解圈子里的浮躁忽悠行为比比皆是。缺乏对自然的敬畏,也不懂得尊重术,这就让人很无奈。

抛开风力发电机组的特点和要求来单纯评价浮式基础性能就是无源之水。不要忘了,漂浮式基础是为机组服务的无论是半潜、还是TLP、Spar,还是什么其他概念,适应机组要求,识别耦合作用特点,保证长期安全运行是本质目的抛开机组设计要求以及适应性来谈基础选型实际上没有什么意义。

漂浮式风电还是个步履蹒跚的孩子。拔苗助长不可取,指望他能成什么大事也不实际,还是得踏踏实实的打好基础再说吧。

来源:DG海洋工程
电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5
最近编辑:17天前
高巍
硕士 | 资深浮体工程... 资深海洋工程浮体工程师
获赞 44粉丝 495文章 49课程 5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