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轴套类零件折叠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法

3年前浏览2770

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安世亚太,作者吴华春

轴套是汽车传动件上的一个关键零件,由于在工作时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其强度、韧性、表面硬度及耐疲劳性能要求较高。

折叠作为体积成形金属件在成形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容易成为疲劳的裂纹源或者冲击断裂的源头。因此,在轴套冷挤压成形时必须预防折叠缺陷的出现。

本文以某一轴套出现的折叠缺陷为例,说明此类缺陷的形成以及如何预防。

1、轴套原冷挤压成形工艺

捕获.PNG

▲ 图-1 轴套零件图

该类零件为轴对称零件(如图1所示),形状较为复杂,其内部为一圆柱孔和一半球孔,上端外侧为2阶凸缘台阶。

▲ 图-2 轴套实体造型图▲ 图-3 挤压件图

由于底部内部圆锥部分,使用切削工艺满足不了零件形状尺寸的要求,因此,采用冷挤压工艺作为其成形工艺,设计的挤压件图如图3所示。

其挤压工艺为:

  • 步骤一:镦挤成形内孔及凸缘部分;

  • 步骤二:反挤压成形内孔;

  • 步骤三:整形凸缘部分和保证零件的其他尺寸。

捕获.PNG

▲ 图-4 轴套折叠缺陷 

但是在进行产品试模后,检测产品,发现在完成第三道工序后(即整形),发现产品存在折叠缺陷,如图4所示。

2、折叠缺陷原因分析

从图4中观测,此处折叠是由于2股金属在此处汇流形成。由于只是对最终产品进行金属流线分析,无法得到整个成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状态,于是利用在体积成形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仿真软件DEFORM进行模拟。

微信图片_20200803131434.jpg

▲ 图-5 折叠处仿真流速图

首先确认DEFORM对折叠部位的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DEFORM模拟结果显示其流速与物理试验测试结果能够很好的吻合,说明采用DEFORM进行仿真迭代可以替代现场部分试模的次数。

▲ 图-6 轴套成形工艺流速图

针对轴套成形在整形工序出现的折叠,同时查看先前2道工序的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由模拟分析可得:

对于镦挤和反挤成形而言,从纵向看,由于镦挤和反挤的缩口效应,在短轴套成形区在挤压的缩口部分及以上金属流速最大,内半球成形区其次;短轴套底部区域金属流速最低。

对于整形挤压工序而言,挤压的金属的流动速度如图6 (c),金属的流动速度与镦挤和反挤相比,速度较低,而且速度较为均匀,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有反挤出的金属在整形模具作用下,凸缘处金属被反向挤回与底部整形向上流动的金属形成汇流,因此挤压件的内侧部位,见图6 (c)中的1处有明显的裂纹。

3、解决方法

由于轴套内部尺寸有较高要求,尽量不采用切削进行余量去除,因此,在折叠消除方法中,修改模具圆角进行预防,在此并不适用,另外在利用DEFORM进行仿真时发现镦挤时在内侧出现的少许空隙在反挤时有明显增大,如图7所示。

▲(a)镦挤(b)反挤, 图-7 轴套成形时空隙图

因此,采用调整工艺的方法进行折叠消除,其工艺为:正挤-镦挤-反挤。各工序锻件图如图8所示。采用新的工艺并进行DEFORM仿真,结果符合要求,没有折叠出现。

(a)正挤(b)镦挤(c) 反挤

▲ 图-8 各工序锻件图

4、总结

  • 针对轴对称类的零件,如果出现汇流类折叠缺陷,可以采用调整成形工艺,尽量避免内侧的空隙出现,以减少后续工艺成形时金属在此处汇聚。

  • DEFORM软件在进行金属体积成形类工艺仿真时,能够预测各种缺陷,与物理试验相比,具有准确、快速等特点,可以为工艺工程师提供非常好的帮助。

Deform结构基础通用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0-08-03
最近编辑:3年前
安世亚太
精益研发助推中国智造
获赞 574粉丝 7108文章 396课程 82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