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院士点评新能源汽车与能源变革,预测未来产业规模十万亿

1年前浏览430
      2020年是个特别的一年,本已暂处颓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雪上加霜,伴随着疫情和市场萎缩的双重打击,曾经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大都在破产的边缘挣扎,十不存一已是行业共识。销量前6名还在为预言能活下的三个名额使尽浑身解数。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在这黑暗时刻,欧阳明高院士从国家能源及环境安全战略层面,再次为行业从业者们坚定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光明的未来前景。
      在爱思唯尔组织的主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与交通电动化的线上研讨会上,欧阳明高院士做了精彩的演讲,他从可再生能源革命的角度对新能源汽车在其中承担的重要使命进行了充分阐述,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应用的重要终端,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欧阳明高院士首先介绍了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出台过程: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推行“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以下是欧阳院士的部分演讲PPT详细解读。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国家战略,虽有波折,优胜劣汰后的行业才会为优胜者提供足够的社会资源和市场空间,保证行业稳定而健康的发展。

      欧阳明高院士指出:经过十年的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两倍以上,成本降低80%以上,同时也培养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巨头。整个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率,我国也达到53%以上,处于领先地位。


       欧阳明高院士透露:他带领的清华大学动力电池研究团队,对动力电池热失控、热-机-电耦合机制、与主动安全防控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深入研究,成果斐然。

重要机理发现Ⅰ:无内短路也会发生热失控。

重要机理发现Ⅱ:采用新型电解液也会热失控。

重要机理发现Ⅲ:正极不是直接释氧,是先失氧再释氧。

       通过这几项重要机理的发现,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对热失控预测、蔓延机理、建模仿真、设计方法均取得了技术突破,团队首创的3D热失控扩展模型参数标定方法,多种热管理设计条件下的热失控扩展仿真方法,相关成果授权戴姆勒公司使用10年。
       基于3D仿真模型,欧阳明高院士团队还发明了隔热与快速冷却相结合的“防火墙”技术,实现了高比能量电池系统热失控扩展抑制。同时,还研发了以热失控预警为核心的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团队发现的:析出锂与电解液的反应,为快充安全事故的诱因提供了新解释。
       从国家战略层面:系统智能化、动力电动化、能源低碳化等三个领域来分析发展纯电动汽车战略的合理性和前景。

       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应用,使得新能源汽车平台更趋扁平化、模块化,热管理系统更趋完善,安全级别逐步完善。动力系统的成本逐步降低,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又推进了一步。

       社会交通领域的电动化已是未来的趋势,像吉利收购太力飞行汽车公司,已开始生产电动飞行汽车,吉利在智能电动空中交通领域取得先机。

       欧阳明高院士认为:纯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应用的重要载体,是承担用能、储能、能源回馈的多功能综合终端。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是推动新能源应用的最重要一环。

       储能系统从集中式向分散式发展,藏能于民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无疑是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最佳载体。

       欧阳明高院士说:“电动汽车具有出行工具和能源装置的双重属性,要从智能出行革命和新能源革命双重角度看待汽车“新四化”中的网联化和共享化。”

       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之间相互推动,互相成全,在国家去化石能源的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推动导向不会变,现在所经历的破产和兼并重组无疑是用市场规律去泡沫,能活下来的才是精兵强将,才能承担起国家赋予的“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光荣使命。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欧阳明高院士给我们预见了15年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市场规模如此庞大(保有量一亿辆),前景如此光明,我们有何理由不坚定前行,至暗时刻终将过去,光明就在前方,加油吧,同仁们!

来源:电动新视界

汽车新能源电机储能模具钣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3-06-13
最近编辑:1年前
电动新视界
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信息分享,新...
获赞 86粉丝 91文章 1360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